公眾號:清姝小棧(qingshuxiaozhan)
聯系人:清姝(qingshuxiaozhan1)
格雷厄姆在1940年說過
如果一美元的盈利以股利的形式分配給股東,而不是進行重復的再投資,那么這一美元的收益對股東而言更有價值。正常情況下,普通股投資方一方面希望公司能保證足夠的盈利,另一方面又要求足夠的股利收益。
格雷厄姆的觀點在美國得到了驗證,《股市長線法寶》中,作者把標普500的按照股利高低分成5組,分別計算從1957年到2006年的收益率,可以明顯看到收益率完全是按照股利從高到底進行排序的。(看不出來圖,可以看標注的字哦)
如果在1958年用1000元買標普500,他的年化收益率是11.13%而如果買高股息率股票年化收益率是14.22%,看著好像一年只有3%的差別,但是長達50年的積累,買標普500的1000元變成了176134元,而高股息率是67500元是標普500的3.8倍
在美國另一個勝出的高股息率策略是道瓊斯狗股理論(Dogs of the Dow)也叫道瓊斯10,他是每年買入道瓊斯指數中股息率最高的10只股票,每年換一次股,同樣是1957-2006年道瓊斯10的年化收益率是14.08%。以此類推的還有普爾10,就是買普爾指數中股息率最高的10只股票每年換一次股,它的年化收益率是15.71%。兩個指數都完勝標準普爾11.13%。
在這補充一下道瓊斯和標準普爾的區別,標準普爾500相當于咱們滬深300,集合的是流動性好的大盤股的股票,覆蓋面比較廣。而道瓊斯工業指數相當于咱的上證50選得是藍籌中的藍籌,都是是盤子最大的股票,銀行金融居多。
現在我們得出結論,投資股息率高的股票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那么這個結論在國內也適用么?
咱們也有投資與高股息率股票的基金,就是紅利指數。清姝選了一只成立時間最長的紅利指數基金富國中證紅利(100032),把它和同樣比較長的指數基金嘉實滬深300ETF聯結基金和南方中證500ETF聯結兩只基金做對比
可以看到基本上所有時段都是完勝中證500中小盤股的,個別時段比滬深300要低,但是差距也不多,近5年收益比滬深300要高不少。
放一張圖形更明顯一些
如果我們在富國紅利指數基金成立之初2008年11月20日投入1000元,到現在2017年12月21日能夠變成3065元,年化收益率13.27%,而如果同期投資滬深300基金1000元到現在是2309,收益率是9.65%。紅利指數是滬深300的1.32倍。
如果我們在南方中證500成立的時候,投入這三只基金各1000元,最終南方中證500變成1429,滬深300變成1813,滬深300變成1265.紅利指數也是中證500的1.26倍,滬深300的1.43倍
在中國投資紅利指數基金比大盤的滬深300和中小盤的中證500效果都要好。
紅利指數還有一個優勢,它每年換一次股保證自己始終擁有的是低估值的公司股票。
股息率是股票分紅除以公司價值,如果一家公司價格被炒得過高,那么他的估值就會上升,即便利潤不變分紅不變,股息率也會降低,也會被剔除出紅利指數的成份股。
這樣避免指數中存在高估值的公司,同時投資紅利指數的基金不僅僅是得到公司的分紅利潤,由于換股還可以得到了一份超額收益。
不過要注意,任何策略都不可能完全有效,不然一定會被所有人使用最終無效。高股息率策略也不是所有時候都能打贏其他所有策略。
高股息率的股票都是比較穩定的大公司,他們對擴大再生產沒有太大興趣將利潤以股息的形式分給股東。在美國科技泡沫破滅前夕,高股息率策略也是遭受慘敗的,因為人們對這類公司沒有任何興趣,都去追逐科技股。
在中國創業板最鼎盛的時候,紅利指數也是跑不過創業板的。
這并不妨礙我們定投一只紅利指數基金長期持有,當然我們也可以將資金分成幾部分,將購買大盤股這部分資金用來購買紅利指數,再定期和小盤股國外指數做平衡。
中國不止一只紅利指數基金,追蹤的指數也有差別,有追蹤上證中股息率最高股票的上證紅利,有追蹤全部股票中高股息率的中證紅利,還有紅利機會指數,到底哪個更好呢?
并不是名字里面有紅利的都一定是紅利基金,主動基金的名字和實際持倉可能會有很大區別,很容易跑偏,所以清姝比較的是紅利指數基金
可以看到無論長中短期,國富中證紅利(100032)和大成中證紅利(090010)都是其他三只基金強一些。
中證紅利優于上證紅利,大概是因為可選面比較寬,有點想標普10好于道瓊斯10吧,這個原因是清姝猜的。
如果你不會選基金,就選一只指數基金來投資,如果你指數還覺得眼花繚亂,那選紅利指數吧,大概率打贏其他指數,選國富中證紅利(100032)和大成中證紅利(090010)都行,你看誰名字順口有眼緣就選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