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行業傳來了一個大新聞。
6月5日,螞蟻金服和指數基金龍頭公司先鋒合作,成立了一家叫做“先鋒領航投顧投資咨詢”的公司。如同其名,這家公司顛覆了傳統的基金銷售模式,搞起了“投資顧問”模式。
傳統的銷售模式,是這樣的
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基金銷售平臺把基金推售出去,然后賺取中間的申購費、管理費等費用。
換句話說,今后這只基金管理得好不好,業績表現優秀還是糟糕,基金銷售機構不管,反正都是要收費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起客戶的利益,銷售機構更在乎自己的銷售業績。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名基金銷售人員,現在要從兩款產品中推薦一款給客戶。A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狀況等更符合客戶,不過銷售獎勵只有0.15%;B產品整體相對較差,但是銷售獎勵為0.5%。
那么,你會選擇推薦哪一款產品給客戶呢?
很糾結吧~
一些銷售人員為了完成自己的業績要求或是追求更大的利益,可能就會損害了客戶的利益。有的時候,銷售方一味地迎合市場和客戶的喜好,并沒有給出很好的推薦產品。
比方說,牛市的時候,股市普遍被看好,許多投資者對股票基金感興趣,銷售機構就順勢推廣股票基金。客戶買入之后,后面市場下跌,結果資金被套牢了。
牛市轉換成熊市時,市場低迷,股市不被看好。銷售機構就不愿意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推廣股票基金,轉而換成債券基金之類波動更小的產品。但事實上,這個時候股票更多被低估,相對來說是更值得投資的。
所謂的「好做不好賣,好賣不好做」,反映的就是這種現象。對于跟風購買和拋售股票基金的投資者來說,很可能會因此遭受較大的虧損。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投資顧問,是干什么的?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交點費用是沒問題的,但更希望對方推售的基金是優質的,能夠賺錢。換句話說,這得站在投資者的利益方面來考慮匹配的基金產品。
這正是基金投資顧問要做的事情。
這個投資顧問,是屬于買方投顧。ta不是通過賣出基金從銷售方那里獲取銷售傭金,而是給客戶提供投資建議而獲取咨詢費用。
一般來說,投資顧問是根據客戶的資產量來收取費用的。
目前,美國市場就存在這樣的投資顧問模式,例如美國的富達基金公司。
一般來說,客戶在剛接觸投資顧問時,并不會完全信任對方,通常只拿出一小部分資產來跟投對方的建議。如果投資成功,客戶賺到錢了,就會更加相信投資顧問的能力。所以,投資顧問要留住客戶,就得盡力去維護客戶的利益,更加考慮客戶的長期收益情況。
而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投資顧問往往會大面積地搜集和分析各大基金產品。最后給客戶推薦的可不一定是其所在基金公司的產品。這也是投資顧問模式的一個優勢。
不過,由于國內的基金投顧模式剛推出來,許多地方還有待完善。
例如,雙重費用的問題。投資者一方面要支付購買和持有基金的費用,另一方面又要給投資顧問付咨詢費。這兩筆費用也不少,那么投資者最后能夠獲得的收益相對就少了。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經紀人協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