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發現,是要收手續費的!真的好氣哦~
還多的是自己的錢,拿回來卻要收費?
話說,這個溢繳款是什么?
溢繳款,指的是信用卡持有人還款時多繳的或存放在信用卡賬戶內的資金。說白了,就是你還款還多了,剩了一筆錢留在信用卡賬戶里。
舉個例子,假設我有一張額度為2萬元的信用卡,消費了2000元,我卻還回4000元,多出來的2000元就是溢繳款。
按道理說,這是持卡人自己的錢,該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不過,銀行可不是吃素的,不會讓你“想存就存,想取就取”。
溢繳款雖然是信用卡持卡人的錢,但是會占用銀行的相關資源。
畢竟,信用卡和普通借記卡是不一樣的,信用卡在存取款賬戶處理方面更加繁瑣。而且,銀行發行信用卡,本來就是鼓勵持卡人消費,并不是給持卡人提供儲蓄賬戶。
如果持卡人把信用卡當作普通借記卡來使用,不花信用卡的錢,對銀行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
因此,大多數銀行都有規定,信用卡溢繳款取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明明是我自己的錢,拿回來還要給小費。對于信用卡用戶來說,很不合理。
據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客戶服務委員會于2012年3月5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針對“多還給信用卡的錢,取出時還要收手續費”這項規定,有96.47%的客戶表示不能理解。其中,48.06%的客戶感到非常憤怒,認為這是銀行對自己財產的侵犯。
絕大對數信用卡用戶表示,希望銀行能夠取消該項霸王條款。
免費,是有條件的
這個事情銀行也難辦,部分銀行做出了讓步,如果用戶是在本行或本地取溢繳款不收手續費,跨行或者異地照舊收費。
這里的「在本行或本地取溢繳款」,通常有兩種操作方式,一是通過本行或本地ATM取現,二是轉賬到本行或本地的儲蓄卡,利用儲蓄卡來取現。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通常是不具備轉賬功能的,要將溢繳款轉到個人的借記卡上,操作可能有點復雜。一般來說,銀行會提供三種方式。
第一,可通過網銀轉到個人的儲蓄卡,也就是登錄手機銀行APP或指定網站,實行轉賬。例如招商銀行,用戶可以登錄招行信用卡手機客戶端“掌上生活”,來轉出溢繳款。
第二,可以致電發卡銀行,讓客服人員代為處理,一般需要持卡人提供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等信息來核實身份。不過,有的銀行在代為處理時是要收取手續費的,比如平安銀行。
第三,直接到銀行柜臺辦理轉賬到儲蓄卡的業務,比如民生銀行。
因為不是所有的銀行都提供「在本行或本地取溢繳款」的免費服務,所以咱們如果要取現信用卡的溢繳款,最好先向銀行客服咨詢清楚,再行動。
我根據融資理財頻道公布的各大銀行對于取現溢繳款的收費情況,整理了一份表格,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取現or還款,請務必注意這些問題
看起來,還是蠻多銀行支持信用卡溢繳款取現的。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銀行的規定有改動,操作之前最好先咨詢客服人員。
如果是要利用溢繳款免費取現的話,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信用卡是否存在欠款,包括未出賬的賬單。
舉個例子,還是假設我有一張額度為2萬元的信用卡,已經使用了5000元。其中,本月賬單為2000元,未出賬單為3000元。這個時候,我轉5000元進信用卡,是沒有溢繳款的,多出的資金會默認為提前還款。
所以,溢繳款取現一定要注意兩點:是否免費以及是否有欠款。
另外,部分有些銀行還對溢繳款領回的時效、限額會有規定。例如,招行溢繳款需要T+2日后才能領回。
如果是還款時,不小心還多了,導致信用卡出現溢繳款。可以免費取現的情況下,就取現;要是不能免費,優先考慮直接消費掉。
一般來說,持卡人在刷信用卡的時候,如果卡內有溢繳款就會先扣溢繳款,再扣信用額度。
如果你既不消費又不取現,這筆溢繳款有可能會變成信用卡中的“呆賬”,上傳到征信記錄,這個情況就變得很嚴重了。跟逾期記錄的性質差不多,會對個人信用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說,還款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兒。
一方面取現可能需要手續費,另一方面取現可能要費不少時間,比如ATM和柜臺辦理取現或轉賬業務。再說了,錢存在信用卡又沒有利息可收。
所以,大家在還款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賬單金額,還少了會出問題,還多了也不利。可以考慮登錄銀行手機APP進行還款,基本上是自動默認全額還款,點擊輸入密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