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反季節和大棚蔬菜的時候,每到入冬,北方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囤菜,保證一家人在大雪紛飛的冬日里能有菜吃,而大白菜是“囤菜”工作的重中之重。
冬季的大白菜經過寒霜的洗禮,口感變得更為脆嫩,不論是涼拌、入餡、燉炒等都不會讓人失望,百吃不厭,是名副其實的“百菜之王”,缺啥菜也不能缺少白菜。
直到現在,囤大白菜仍是北方人入冬的儀式,一次性買上百斤甚至更多白菜的家戶依然很常見,如果放在以前或者住在農村就很簡單,放入地窖或者在院子里直接挖個坑,放入白菜后蓋好,吃的時候直接取出來一顆,一冬天都不發愁,但現在很多人住城市里,沒有挖坑的條件,更沒有地窖,這么多的大白菜該怎么保存呢?
分享一個不用挖坑、不用地窖保存白菜的方法,只要牢記以下4點,保存白菜就很容易,放一整個冬天也很新鮮,不黃葉、不長芽,也不爛菜幫。
選擇優質的大白菜這一步要重視起來,畢竟大白菜買得好,味道和口感才會好,保存的也會更長久。
在購買大白菜時要選那種比較緊實的,不要選那種看起來就比較松散的,因為只有內芯瓷實,大白菜的菜葉才會包裹得緊實,不容易發芽,更有利保存。
還有一點就是,購買白菜時可以用兩只手掂一掂重量,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白菜,要選擇掂起來重的那個,因為在大小一致的情況下,大白菜越重含水量也越高,這種大白菜即使存放的時間長水分也不會跑光,影響味道和口感。如果大白菜的含水量低,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其中的大部分水分會蒸發,大白菜整體就會比較蔫,吃起來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如含水分高的鮮嫩。
雖然我們在買大白菜的時候已經進行了一輪挑選,但是買的量比較多總有顧及不到的,所以大白菜買回家后,還是要一顆顆地“過一遍”。
大白菜在售賣之前根部基本都會被砍掉,農民在砍的過程中可能會誤傷白菜幫,這時候就需要將受傷的白菜幫或者腐爛的葉子摘掉,因為受傷的白菜幫很容易變質,從而整棵白菜甚至其他大白菜也會受感染變質。
為了大白菜更好地保存,大白菜買回家后最好還是看一看,將需要處理的及時處理一下。
白菜買回家后,不能直接堆在一起就不管,這樣放不了幾天就會爛了,而是需要曬一曬。
通常大車拉的大白菜都是現摘現賣的,大白菜都很新鮮,甚至大白菜的葉子上還帶有水分,可以直接將大白菜堆在一起,會導致白菜堆里的水分散不出去,而且白菜堆放在一起還會“起熱”,這樣在大白菜堆里形成一個又濕又熱的環境,大白菜就很容易變質腐爛,這也就是為什么有時候囤放的大白菜會有一爛爛一堆的情況。
大白菜買回來后處理好,不要著急堆放在一起,一定要記住先曬一曬,將大白菜全部根部朝陽、一字排開,每一棵白菜之間也要稍微留出一些空隙,不要緊挨在一起,直到大白菜外面的葉子曬的比較蔫就行了,接著保存大白菜就可以了。
白菜曬好后表面蔫了的葉子就相當于一層“保護膜”,這個時候找一個或者幾個大小合適的紙箱,在紙箱底部鋪上幾張報紙,保持干燥,將大白菜根部朝下豎直放入紙箱中,如果溫度比較低的話,可以在紙箱上搭一層布,最好不要降到10度以下,這樣有助保暖,不會讓大白菜被凍壞,然后將大白菜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隨吃隨取就可以了。
保存大白菜時,通常要注意以上講的4點,大白菜放到開春也不會爛掉,口感和味道也不差。
大白菜除了直接保存,還能制成酸白菜保存,燉肉、燉粉條都很好吃,分享一個酸白菜的制作方法,不發黑、不長毛,腌好的酸白菜金黃酸脆,很好吃。
準備食材:大白菜、泡菜鹽。
1、大白菜去掉外面不好的葉子,不用洗直接用刀將白菜對半切開,再一分為四份,在這個過程中白菜千萬不要沾生水,如果白菜沾了生水,即使酸白菜腌好之后也很容易變質、長毛。
2、大白菜切好后,找一個比較大的容器,白菜的每一層都要均勻地撒上鹽,鹽和白菜的比例大概為1:50,這個比例做好的酸白菜,不會太咸也不容易變質。
3、全部的白菜都撒上鹽后,放置一旁腌制2個小時以上,看到白菜有大量的水分析出。趁著腌白菜的時間,找一個合適的容器清洗干凈,完全晾干倒入適量的高度白酒,晃動容器讓白酒充分與容器內壁接觸,殺菌消毒后將白酒倒出。
4、白菜腌好擠出水分塞入容器中,壓緊實排出空氣,將白菜析出的水分倒入容器中,并用干凈的重物壓在白菜上,讓白菜完全浸在湯汁中,避免與空氣接觸。蓋上蓋子密封后,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2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但如果能等到40天后,酸白菜的味道會更佳。
即使沒有囤菜的習慣,建議大家也要囤上一些菜,畢竟最近幾年情況特殊,有時候真是一菜難求啊,囤上一些菜做到有備無患,心里踏實又安穩。尤其是一些應季且耐存儲的大白菜、蘿卜等,遵循自然規律,應季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