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是莊重以及嚴肅的,任何人在法庭上面都是一律平等,而且法庭是有很多的程序以及規定,為了保障法庭的公正是會進行陪審團的設立,來進行監督,那以下百色律師就來針對陪審員的作用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大家知道陪審員是如何進行工作。
一是發揮“審判員”作用,提高案件質量。現如今,人民法院面臨著當事人訴求日益復雜多樣而法院人員不足,司法資源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的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法院要以創新司法服務機制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作為“審判員”的作用,深入挖掘人民陪審資源潛能,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在法院的審判實踐中,人民陪審員中出現了一些好的思路和好的想法,主要是從社會經驗、社會道德和專業知識等方面對案件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與專業法官形成思維上的互補,為法院準確地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提供幫助,從而進一步提高法院的審判質量。
二是注重發揮人民陪審員的民事調解員作用。在民事審判中,法院注意發揮人民陪審員來自基層,了解社情民意、貼近人民群眾的優勢,調動陪審員參與訴訟調解的積極性,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注重發揮人民陪審員的專長,安排他們參加相應的案件審理,運用自己來自不同的行業,掌握不同的專業知識的特點,為當事人答疑解惑,促進達成和解。
三是發揮人民陪審員的監督員作用。人民陪審員不僅與審判員“同審同權”,而且在參與審判過程中,人民陪審員可以發現審判程序和實體處理有問題或法官辦案中的不廉潔行為,有權及時向院黨組和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有效地發揮了監督員的作用。
四是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法制宣傳員作用。人民陪審員來自各行各業,與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利用他們與群眾容易溝通的特點,在案件調解中讓他們宣傳法律、宣傳法院、講解法律,擴大宣傳面,提高宣傳效果,切實發揮宣傳員的作用。同時人民陪審員具有本職工作和“法官”的雙重身份,可以更好的向周邊的群眾進行宣傳,解答他們的法律問題,既節約了司法資源,又為法律咨詢者和當事人節約了時間和訴訟成本。
人民陪審員制度建立并發揮作用,在人大常委會加強對法院的工作監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人民陪審員的加入,為法院更好的開展工作,與時俱進,提供了條件。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人民陪審員作用的發揮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人民陪審員的管理缺乏規范。人民陪審員沒有的專門管理機構,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陪審員管理辦法(試行)》第三條規定:“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門負責”,按照合理規范、科學考核、嚴肅紀律的要求,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促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對人民陪審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還需加大。人大常委會任命人民陪審員以后,法院要大力開展崗前培訓、任職培訓,通過發放書籍、以案說法、案例分析、專家授課等方式提升人民陪審員的參審履職能力,調動了人民陪審員的參審積極性,為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
人民陪審員的任命要依法
該《決定》第七條規定“人民陪審員的名額,由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審判案件的需要,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第八條規定:“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這就為人民陪審員依法任命、發揮作用提供了法律支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也提出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陪審權利,擴大參審范圍,完善隨機抽選方式,提高人民陪審制度公信度。逐步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進一步強化了人民陪審員的作用,為人民陪審員發揮作用,監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例如,2015年西鄉塘區人大常委會任命人民陪審員30人,江南區人大常委會依法任免人民陪審員17人,青秀區人大常委會依法任命人民陪審員40名。截至2016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頒布和實施十一周年之際,全區共有人民陪審員4271名,凝聚了廣西各民族人民群眾的智慧和才干,為保障區域經濟和發展發揮了自身作用。良慶區人大常委會為保證人民陪審員工作順利開展,作用有效發揮,還組織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的執法檢查。
人民陪審員的選任當嚴謹
選怎樣的人就會辦怎樣的事。人民陪審員的工作特點決定了選出來的人民陪審員必須滿足“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基本條件,確保優秀人才加入到陪審隊伍中來。同時結合法院工作特點,選擇的陪審員又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司法審判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公正公平地處理和解決好社會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問題,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領域所產生的糾紛和矛盾的解決,考驗著陪審員對該領域的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此外,陪審員還應該具備一定的法律素質。只有專業知識過硬,法律知識完備,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審員。二是必須具備工作條件。目前,全市的人民陪審員都是兼任制而不是專任制。人民陪審來自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本職工作間隙承擔著陪審的重任。因此對人民陪審員來說,如何處理好自身工作與陪審工作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是一個需要自身與所在單位共同解決的問題。除了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要大力支持人民陪審員的陪審工作之外,作為人民法院,也要充分考慮到所任用的陪審員是否有時間來保證從事陪審工作。另外法院要廣泛宣傳和發動成人教育機構、學術研究機構、農村、街道社區、自由從業領域及其他上班時間要求不是特別緊張的機構和單位以及離退休人員加入到人民陪審員隊伍中來。三是必須是群眾基礎好。作為稱職的人民陪審員需要體恤民情,需要有深厚的社會生活基礎。選用時,要注重那些身體條件好、群眾基礎廣、社會接觸面寬、生活經歷豐富、德高望重,說話權威高的人員參加,能夠最大限度發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
人民陪審員的資格是什么?
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年滿二十三周歲;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體健康;
5、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齡較大、群眾威望較高的公民,文化條件可以適當放寬至高中;
6、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執業律師和執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以上就是華律網小編對于陪審員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對于陪審員是有很多的人員通過公正的手段進行選舉,對案件進行投票,判斷案件的結果,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進行咨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