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丁香醫生發了一篇關于體檢的文章,很多用戶來問,帶父母做體檢要注意什么?
一轉眼,又快到年底了。
昨天上午,在我的連哄帶騙之下,終于將老爸老媽拖到自己醫院去做了一場體檢。
其實我爸媽所在的社區和單位都會有安排相應的體檢,不過我還是會讓他們再到醫院做一次體檢。
主要是因為現在這種集體體檢,在項目安排上并沒那么合理。
集體體檢
安排不合理在哪里?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庫
集體體檢看上去項目挺全挺多的,從實驗室檢查到影像學檢查,好像是都涵蓋了:
血常規、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凝血功能、心電圖、胸片,甚至還有單位安排了更高級的頭顱 MRI、PET-CT 檢查。
但有一些項目是沒必要做的:
比如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最大的意義絕對不是對腫瘤做出診斷,而是對一部分疑似腫瘤患者進行篩查、或對腫瘤術后的患者進行預后評估。
腫瘤標志物其實沒必要成為一個常規的體檢項目。
同時有些項目又沒被涵蓋:
比如我老爸曾經也參加過社區體檢,作為一個常年離不開腌制食品、經常在外吃飯、定期胃痛的中年男性,我在他過往任何一次體檢報告中都沒有看到有關于內鏡檢查的報告。
帶著父母做體檢
抓住這 3 個要點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庫
1. 這些常規檢查不能少
對于在職場打拼的 80、90 后來說,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可能都處在 55~65 周歲這樣的一個中老年階段。
中老年人群中三高疾病很常見,這就決定了每次體檢都必須要有關于血壓、血糖和血脂檢查的內容。
血壓:既可以平時在家里自己測量,也可以在體檢時讓醫生和護士幫你看一下,有條件的可以每年去做一次動態血壓看看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情況。
血糖:可以去藥店、社區測一測空腹或者餐后 2 小時的血糖,也可以在體檢時查一個糖化血紅蛋白,看看近 2~3 個月之內的血糖水平。
血脂:可以做一個血脂分析,看一下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分別有多高。
老年人常見的一些腫瘤,比如肺癌、胃癌、腸癌等,每次體檢時,也要有相應的檢查手段。
肺癌的早期篩查,其實并不建議通過胸片來完成,因為胸片對于早期肺癌的檢出率并不高。尤其是有吸煙史和肺癌家族史的中老年人,胸部 CT 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方案。
而胃癌、腸癌這樣的消化道腫瘤的檢查,內鏡應該是不二之選。
對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既往有消化性潰瘍史、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病史、或者有慢性腹瀉腹痛病史的中老年人來說,內鏡檢查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惜在中國,內鏡檢查在體檢中出現的頻率可以說是非常低。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庫
2. 不同的性別檢查重點不同
即便是每天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的父母,由于性別的差異,身體健康狀況肯定也是不同的。
中老年男性很多有吸煙、飲酒史,在體檢時必須注意對于胸部 CT 和內鏡的檢查;
而中老年女性在進入絕經期后,雌孕激素的水平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就導致了卵巢疾病、骨質疏松的高發,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體檢。
一個中老年男性,定期檢查前列腺、睪丸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些檢查很簡單,彩超就能搞定。
一個中老年女性,也不能忽視對乳腺的檢查,尤其是已經存在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的女性,更是應該把頻率提高到半年一次。
檢查的手段同樣是彩超為主,只有在可能發生病變的時候,我們才建議鉬靶檢查。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庫
3. 既往病史和家族遺傳病也需要考慮
就說我老爸吧!用「肉眼」都能看出來有胃病,因此每年我都會給他安排一次胃鏡。
每年的胃鏡報告都有異常,胃黏膜上的炎癥、糜爛、散在出血點,那都是家常便飯。
固定頻率的胃鏡檢查,即便發現病情加重,也能提早治療。
同時我爺爺奶奶都有高血壓、高血脂,我老爸也沒能幸免。
每年體檢相關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我還會再幫他加上頸動脈彩超的檢查,來評估一下他血管的情況。
再來說說我媽,雖然平時經常叫「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但其實都是一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這樣的慢性勞損。
這次體檢我特地給她增加了類風濕因子、抗「O」、免疫球蛋白等風濕免疫系統相關的檢查。
不過對于我媽來說,最重要的檢查其實是乳腺檢查。
這是因為我的兩個阿姨都曾經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也就是說,存在一定程度的乳腺疾病家族遺傳史。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