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多吃水果有益健康,但每次拿起水果時,總免不了會讓人糾結一番:
水果皮要不要削?
把皮削了又聽說營養都在果皮上?
不削皮又怕有農藥殘留怎么辦?
到底要營養還是避農殘?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所以,水果皮到底是削好,還是不削好啊?
削皮派為什么非要削皮?
他們往往有這樣的理由:
「果皮上有好多農殘啊!吃到嘴里會危害健康!」
事實上,為了除草、殺蟲等,水果在種植過程中都會使用農藥,所以水果皮的確或多或少也會殘留著農藥。
不想吃到農藥,洗 10 分鐘的水果和削 3 分鐘的皮,當然是選擇削了!
圖片來源:giphy.com
削皮派還會說:
「水果皮都打蠟了!聽說蠟吃進去對身體不好!」
是的,為了減少水分散失,保護水果外皮,防腐防蟲,更好地保鮮,讓水果變得更好吃,的確需要給水果打蠟。
蠟畢竟還是不太想吃進嘴,就直接簡單粗暴地削皮吧。
當然還不排除「水果皮嚼著跟草皮似的,難吃!」
圖片來源:gifsoup.com
這就真的無奈了,不愛吃就不吃吧,任性。
不過也還有一種削,叫「我也不想削,但是有對象給我削。」
吃皮派為什么就愛吃皮
他們往往有這樣的理由:
「很多文章都說了,水果一半的營養都在皮上啊!扔了多可惜!」
水果皮的營養的確不輸果肉,甚至還更豐富一些。
舉個栗子,西瓜皮的維生素 C 含量為 10.996 毫克 / 100 克,這個含量就高于西瓜瓤,也比杏、蘋果、李子、楊桃、枇杷等水果要高。
甚至就連蘋果的膳食纖維都有一半在皮里,像一個 250 克中等大小的蘋果,削了皮吃就相當于少吃了 3 克左右的膳食纖維。
所以「吃水果當然要連皮帶肉吃,才對得起我買水果的錢!」
于是他們成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忠實踐行者。
把沉甸甸的果肉核心和輕飄飄的果皮外殼一起吃進嘴,會明顯有一種花一份錢吃到兩份營養賺到了的感覺。如果這樣吃著會因為感覺提高了性價比而更開心,那當然是都吃啊!
結果發現「水果皮還挺好吃的,發現新世界了。」
這就是你在廚房開發出爆炒西瓜皮、柚子皮紅燒肉,榴蓮殼燉排骨的理由嗎?
這樣將紅肉與綠果完美融合的烹飪新姿勢,可謂是把人類的探(sheng)索(qian)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呢。
不過也有人壓根沒考慮過營養,他們不削皮的原因僅僅是……
懶。
圖片來源:joyreactor.com
那么皮到底削不削呢?
想削的話……
沒關系,不用太擔心營養損失。
畢竟真正吃水果時,我們顯然不可能吃到和果肉一樣重的果皮(就像你永遠也不可能吃到和薯片袋子相同體積的薯片一樣)。
蘋果皮再有營養,抵不過它削下來也就那么幾小圈……
而對于某些另類點的蔬果,削皮也的確是更好的選擇。
2015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針對中國的建議: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
也就是說,像土豆、紅薯、紫薯、芋頭、蘿卜等,確實建議不吃皮。(能吃這些皮的也是勇士了)
而且,誰能抵抗得了一個把蘋果皮完整削下來一圈的技術人的魅力呢?
圖片來源:giphy.com
不想削的話……
沒關系,農殘也不用太擔心。
正規來源的水果,果蔬的農藥殘留量只要在國家標準范圍之內就是安全的,好好清洗就問題不大,別去偷偷摘隔壁鄰居的柿子直接一口塞進嘴里就行。
去農殘有兩個小方法:
吃水果前記得用清水浸泡、流水沖洗 30 秒以上,不過也別浸泡超過 15 分鐘。
加熱后再吃,加熱也能促進農藥降解。不過擔心味道會變得奇怪的話也不用勉強了。
至于水果皮上的蠟,規范打蠟用的果蠟等都是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完全可以吃。
如果還是擔心打的蠟是工業蠟,那可以用開水燙一下,蠟遇熱就會融化,還可以用鹽來搓洗搓洗去除蠟。
最后總結就是:
帶皮吃不用太擔心農殘
削皮吃也不用太心疼營養
削皮不削皮,吃得開心就好
還有不要因為懶得削皮,就不吃水果!
本文經由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 鄭飛飛 審核
作者 柴桑
責編 王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