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做了回裝修工人,給淋浴房重新換封條,裝扶手,短短一個小時內,雖然開著風扇,我依舊大汗淋漓。大家可能會說,你為啥不找個人給你弄?死乞白賴的打電話給之前的裝潢公司,好不容易來了個維修人員。看了之后,就這個?我家現在還壞著呢,也沒幾個錢,你自己就能換。于是指揮我從網上買了材料,我看了沒多少錢,貌似技術含量也不高,想想也就算了。裝修了幾年的房子,從之前出問題大驚小怪到現在習以為常,客戶經歷的是什么?從之前的驚訝憤怒、到最后的無奈。
剛和裝潢公司接觸的時候,每個裝潢公司似乎都給你呈現出滿滿的誠意,幾番比較對比下來:我們是最專業的;我們的材料都是好的,環保的;我們的工程都是有標準、有認證的;我們的設計師都是最貼心的;我們做事都是有流程的;我們的價格是最公道的、性價比最高的…略。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彩虹屁漫天飛舞的時候,對裝修這件事毫不知情的我們會怎樣選擇呢?當然是熟悉的人、有好感的裝修公司。最初每一個想裝修的客戶在簽字給錢的時候,都和我一樣是心懷期待的。對于我這種從來沒有當過家的人,這幾乎就是成年之后的高光時刻。而裝修這件事,在裝修公司這邊僅僅只是他們的日常而已。
當裝修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時,我其實最不能容忍的是態度。聽得最多的安慰話是裝修這件事,沒有完美的,總有瑕疵。從工人到監理再到設計師都一直在給我灌輸這個概念,到最后我差點就信了。從信任到專業的博弈,客戶自然是處下風,錢大半已交出去,只有咬碎牙齒繼續。
裝修時我剛剛升職一年的樣子,部門來了一撥撥新人,帶新管老苦不堪言,天天晚上坐在黑洞洞的辦公室里加班,回去還管孩子做作業。無奈之下我選擇了全包,我整個裝潢下來現在這樣的價格也被身邊的人時不時拿出來笑。因為什么都不懂,只有選擇信任。裝修公司老板是大學同學,就他說了一句,有什么問題他都會負責,他也全包。現在真找不到解決方式的時候也只能揪著他這句話不放了。不管他派來維修的人覺得我這個業主多么“不懂事兒”他們跑一趟多么的麻煩,我全當聽不懂。其實回過神想想,為什么裝修前樣樣都ok,裝修之后業主就要低到塵埃里去了呢?
裝潢公司過度營銷的惡果
據我了解前期裝潢公司為了接活,各個都使出渾身解數,把業主就像個爺一樣供著:勁爆話術來全套、接來送去砸金蛋、大姐大哥套近乎,惡俗高雅的活動輪番上、幾番套路轟炸下來,大多數沒見過世面業主都抵不住如此誘惑。前期的營銷成本支出讓裝潢公司,在前期大多都是虧本經營。那這些成本誰來買單,自然是簽了約的買。這讓大多數的業主都以為美輪美奐的樣板間就是我的房子的時候,其實天平就開始失去了平衡。人家開門做生意,自然也是要賺錢的。業主你也貪不得,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后果比比皆是。
業主和裝潢公司的認知和信息不對稱
大多數業主就算在裝潢之前做了再多的功課,也不能阻止樣板間和你家是賣家秀和買家秀的事實。你永遠不知道你所定的這個板材,說環保沒有污染竟然可以有洞;你選擇的號稱名牌的不銹鋼毛巾架水池他會在幾個月后就會銹,用的好好的水池竟然會開裂;你也看不來圖紙上衛生間的門竟然是對著大門開的,你就簽字畫押了認可了,而選擇全包的業主大多都是很忙沒有時間監工的。最后任何推倒重來的后果都是業主買單,因為你簽字認可了,你就要為你的“無知”買單。業主的“盲目信任”如何斗得過裝潢公司的“專業制勝”?他們(對付業主)的流程和你所想的(裝修專業)流程本來就是兩個概念。
設計師和裝修隊的不一致
現在大大小小的裝潢公司很多,現在很多的設計師,在一些裝潢公司做了幾年就出來拉山頭自己干,有成功的、有失敗的、多半是半死不活的。同學的公司也有些年頭,雖然是有自己的裝修隊,也有一套規章制度,但是給我裝修后一年內那個小包工頭就離開了這家公司。因為在裝修期間,也不知道善良至上的老肖給他下了什么蠱,他承諾如果后期有什么問題就打電話給他,他負責維修。在裝修的過程中,設計師和裝修隊之間理論和實際的不斷碰撞,自然是明爭暗斗不可調和。
人員流動性大,有點本事就走
裝潢公司人員流動性很大,有點本事就跳槽。讓我感覺我家裝修中最大的瑕疵,負責組織建材的姑娘是個新人,不夠專業,對建材特性了解不全面,我們后期所用的建材真的是全憑運氣。我們以前用了十來年的洗臉盆都沒有裂,但是用了三年的名牌洗臉盆沒有外力作用下竟然裂了(其實也不知道它啥時候裂的,前些日子一滴粉底液掉在上面,我擦了下才發現裂痕)。雖然同學在電話里承諾來人看,實在不行就換。我心里是明白的:這樣的,基本就是自認倒霉,能用就用用,用不了了自己再買一個吧。
是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有保質期的。建材有,其實信任也有保質期。不想強調在中國一套房子和裝修對這個家庭的重要性和普通人的當家不易。任何服務型企業的價值都是建立在對客戶的開發和經營之上的,請用實實在在的專業和誠意與客戶做聯結,再多的彩虹屁都是空談。讓企業的口碑活在人們的口口相傳里,你的企業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反之,你就會天天憂愁:明天我的活兒在哪里?要知道工匠精神不是只活在海報和文案里的,而是在代代人的苦心鉆研和傳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