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約君說
近日天氣多變,有約君已經感冒了,身邊的不少親朋好友也紛紛中招。
提起這個再平常不過的病,很多人都覺得不必小題大做。
確實,在多數情況下,普通感冒本身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好好休息、多喝水,熬幾天就過去了,甚至連藥都不用吃也好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這么“友善”。
近日中國臺灣演員高以翔的猝死就不排除是因為感冒。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余濤分析,他猝死的具體原因,有可能就是感冒可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圖文無關)
一場感冒引發的生死博弈
湖北29歲的唐琴(化名)開始出現低燒、鼻塞,自己吃了感冒藥卻未見好轉,之后突然在家昏迷,被家人緊急送到漢陽醫院搶救。確診為感冒引起的重癥病毒性心肌炎,不幸去世。
長沙30歲的蘇女士,因為感冒遲遲不見好轉前往醫院就診。結果入院后不到24小時出現惡性心率失常,致使其呼吸心臟驟停。被醫生診斷為爆發性心肌炎,所幸搶救后化險為夷。
為何一個小小的感冒會對心臟產生如此大的“殺傷力”?
以后遇到感冒,出現什么樣的癥狀就要高度警惕、及早排查可能對心肌存在的威脅?
別慌!有約君找來專家,為你一一解讀、支招——
病毒攻擊心肌 嚴重者可猝死
什么是心肌炎?為何一個小小的感冒會對心臟產生如此大的“殺傷力”?
據廣醫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陳晞明介紹,所謂心肌炎,是指因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發心肌的炎癥損傷。
譚文鵬解釋說,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肆無忌憚的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到心臟,傷及心肌。
感冒伴有這些癥狀需高度警惕!
“感冒引發的心肌炎病程進展情況不一。”譚文鵬說,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患者在起病前1-2周一般都有感冒病史。受呼吸道病毒感染時,患者常表現出鼻塞、流涕、咽痛、發熱等癥狀;而因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則以腹瀉、腹脹的癥狀為主。臨床上,有些人病情進展十分迅速,起病一到兩天就出現典型的癥狀。
譚文鵬提醒說,感冒后若出現不適千萬別擅作主張亂服藥“自治”,應及時就醫,并充分休息,避免勞累、劇烈運動、熬夜。如果感冒后出現乏力、精神差、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癥狀,更要引起警惕,這很可能是“心肌炎”的重要線索,千萬別不當回事,應及時到醫院排查。如果發現是心肌炎,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病毒進一步損傷到心肌。
大部分患者及時治療可痊愈
“已經明確診斷是心肌炎的患者也不必過分擔心?!弊T文鵬說,只要及時治療,大部分的心肌炎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可獲得痊愈。
如果未及時治療,等到病毒損傷了心肌再用藥治療,雖然可助清除病毒,但對心臟所造成的損傷已經發生,留下了后遺癥,出現擴張型心肌病(擴心病),引起慢性心衰,預后就比較差了。因為慢性心衰的患者可出現反復的心力衰竭,稍有勞累或活動后還可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早預防、早診斷和及時治療,對預防心肌炎帶來的傷害尤為關鍵?!弊T文鵬補充說,如果診斷為心肌炎,患者需要好好休息,一定要避免運動、熬夜、疲勞等,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有些人以為運動后出身汗對治愈感冒有好處。其實這個認識有誤。” 譚文鵬不建議感冒后運動,認為運動會對機體和心臟造成負擔,甚至誘發心肌炎、加重病情,不可不防。
6大流感癥狀也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很多人認為感冒引發心肌炎可能只是特例,跟自己關系可能不大。但有約君務必提醒各位,在這個氣溫多變的季節,與感冒癥狀相似的“流感”也萬萬不可掉以輕心!流感容易導致全身的炎癥反應,甚至出現死亡。
尤其是下列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更容易發展為重癥病例,是流感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并發癥);
2.年齡≥65歲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ǜ哐獕撼猓?、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體重(kg)/身高 (m)2];
5.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之一,
則為重癥病例:
1.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3.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4.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有約君特別提醒:流感流行季節,如有呼吸道不適,到公共場所最好戴上口罩,尤其是到醫院就醫時。很多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有意識做好防護,但假如按照慣常做法“咳嗽、打噴嚏時用手捂口鼻”,飛沫沾染上手部,假如沒有及時清潔雙手,雙手便成了病毒傳播工具。所以建議大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是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此一來上臂接觸其他物品幾率較低,紙巾、毛巾便于丟棄或清潔。
此外,預防感冒,有約君也推薦食療法,容易感冒的季節,不妨試試這幾款藥膳吧——
【姜棗蘇葉湯】
原料:生姜10克,大棗3枚,紫蘇葉10克,黃冰糖適量。
制法:上述物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約20分鐘,放入適量黃冰糖煮片刻,趁熱代茶飲用。
適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頭痛,肌肉酸痛者。
【黃芪蘇葉飲】
原料:黃芪15克,紫蘇葉10克,大棗3枚,生姜2-3片,紅糖適量。
制法:上四味共入砂鍋煎取汁,放入適量紅糖,趁熱飲用。
適宜人群:適用于抵抗力較差,平素易感冒,怕冷,打噴嚏,胃納差者。
【豆豉二白湯】
原料:淡豆豉10克,蔥白15克,白蘿卜50克。
制法:將各物洗凈,白蘿卜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適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頭痛,肌肉酸痛者。
【蘆根桑葉飲】
原料:蘆根10克,桑葉5克。
制法:將蘆根、桑葉洗凈,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適宜人群:發熱,鼻塞流濁涕,咽喉腫痛,口干欲冷飲者。
【清熱利濕湯】
原料:綿茵陳5克或木棉花20克,豬瘦肉150克,生姜2-3片,精鹽適量。
制法:將各物洗凈,豬瘦肉切成小塊,與紫蘇葉、綿茵陳或木棉花、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內,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約1小時,放入適量精鹽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于平時易'上火'或'濕熱重'的人。
【薏米紅豆生姜粥】
原料:薏苡仁20克,紅豆20克,大米100克,生姜3-4片。
制法:生姜切絲,將薏苡仁、紅豆浸泡過夜,再入粳米、姜絲煮粥。
適宜人群:適用于濕困中焦,頭重,口中黏膩,肢體困重,大便黏膩者。
Tips
以上藥膳為成人用量,兒童須上述藥材減半或減量至1/3食用,且不宜長期食用,對號入座食用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