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道出了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就非常重視友情和人際交往的傳統美德;近代上海青幫重要人物杜月笙常說:“存錢再多不過金山銀海,交情用起來好比天地難量。”雖然話有些俗氣,卻表達出深刻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情感的溝通,人際關系更是生命中無比重要的精神財富。
如今,由于信息技術、通訊、網絡的日新月異,友誼也被賦予更廣闊和深層的含義,交什么樣的朋友和如何獲取真正的友誼也成為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人們喜歡把相互了解、情投意合的朋友叫做知己,古人桃園三結義、俞伯牙和鐘子期、左伯桃和羊角哀等等的友情故事也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傳奇。
如果從字面意思分析“知己”這兩個字,大概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人,也就是了解、明白自己的人;如果在知己的這個層面上更進一步,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我相信對雙方的友誼和情感都會起到再次促進的作用,這里就引申出諍友這個詞。
明代學者蘇俊在《雞鳴偶記》中把朋友分成四類:“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游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其中“畏友”的表述大致說明了諍友的含義,也就是能直言不諱說出對方缺點的知己,我覺得這在當今社會并不多見。
諍友必須具備廣闊的胸懷。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多時候朋友關系并非一對一存在,更多的是一個人要面對一群朋友。所以真正的諍友要具備廣闊而無私的胸懷,去包容、接納和善待每一個朋友,面對朋友的不足要直言不諱,朋友之間更要取長補短。這讓我想到期貨市場,毫無疑問市場每時每刻都在接納著投資者,不偏不倚而直諫每位投資者的缺點。
諍友必須真誠直言。有些時候過于真誠的言語確實會打動一些人的內心,但也會給一些朋友的情感及心靈留下不小的“創傷”。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在投資失敗的時候是否有過怨恨和埋怨,是否輕視過市場的存在,是否懷疑過市場的別有用心等等。
當我們回過頭來,隨著投資經驗的不斷積累、隨著投資教訓的不斷總結,不正是期貨市場的真誠和良苦用心讓我們不斷成長和提高,我們更應當真誠地感謝這位諍友。
諍友必須具備豐富的閱歷和高深的智慧。很多時候看一個人的能力和修養,只要了解他周圍的朋友,因為每個人在汲取周圍朋友身上養分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周圍的人。面對廣袤無垠的投資市場,每一位投資者可能就是滄海一粟,其智慧和閱歷均無法與市場抗衡,可以說市場的智慧與閱歷是人類、歷史的一種積淀和折射的結晶。只有這樣的諍友在我們身邊,每天監督著我們的行為,只有不斷親近這樣的諍友,才能不斷完善我們的投資技巧,提高我們的投資策略。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沒有任何人可以擺脫人際交往,我們需要知己,但更需要諍友;在這個錯綜復雜的期貨市場,沒有任何人以己之力抗衡市場,我們需要總結和提高,但我們更需要親近市場,親近諍友。茫茫人海,可以說知己難尋,諍友更是鳳毛麟角,只要我們擁有真誠、懂得珍惜,我們就一定有希望。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