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中南大武漢校友會法律分會中南法言活動“穿梭于理論與實務之間的青年法律人——如何實現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在武昌區中北路普洱藏家(漢街店)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主講人是中南大優秀校友、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李元元律師,活動由法律分會群委會負責人沈大力主持,特邀武漢校友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曹繼宏律師,武漢校友會常務理事、91級校友、華金證券武漢公司總經理楊華,98級校友、股權投資公司投資經理張泉、資深地產投資法務胡道君等嘉賓參加活動。參與本次活動還有律師、法務和其他崗位約20名法律同仁。
主持人簡要介紹主講人李元元校友,其在中南就讀時創辦了學生刊物《南湖法學》,畢業后先后任職于地方某法院、某大型央企法律事務部;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現為北京兩高重大疑難案件中心研究員,專業從事房地產項目、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含PPP項目)等,專注于擔保法、物權法、票據法等方面的爭議糾紛解決與實務研究,可謂是一個目光不斷穿梭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法律人。
活動開始后,主講人李元元以“法學理論”+“法律實務”為切入點,從四個部分進行了分享。第一部分“理論與實務的關系”,李元元從對立與統一、源頭與分流、手段與目的三個維度進行了分析,論證了法律學科的實踐品性。第二部分“理論是如何影響實務的”,李元元分別以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理論爭議和擔保合同起草和審查為例,論證了理論和實務可以彼此分離的偽命題屬性,并總結道:“所有的理論,不管合理與否,在實務上都有映射,沒有完全脫離于實務的理論。所有的司法實務,都必須以扎實的理論功底為支撐,復雜的司法實務問題更是如此?!?strong>第三部分“通過案例評述理論與實務的關系”,李元元就為什么要研究案例、研究什么樣的案例、怎樣研究案例等角度提供了寶貴的實務操作經驗,也分享了其對類案檢索統一裁判尺度制度的一些看法。并總結道:法律是實用之學,法律的應用與實踐必須通過案例實現,法律的最終表現形式都是案例,作為法律人也可通過個案來實現公平正義和社會進步。
互動環節,曹繼宏師兄結合其具體從業經驗探討司法制度變革下法學理論和司法實務的關系,并建議年輕校友提升專業核心技能,注重合法合規執業。袁吉校友以某商標糾紛和主講人討論了合同無效制度。周憲武校友和王燁校友分別就公司股東利益返回請求權、合同解除與合同違約的關系和主講嘉賓進行了討論交流。特邀嘉賓張泉師兄提到法律人一定要合規,注意留痕,保護好自己。楊華師姐分享了證券行業合規和風控的重要性,并表示一直關注中南大武漢校友會法律分會的活動,對法律分會一路成長表示贊賞和支持,期待法律分會能夠越辦越好。
交流會后,校友們進行了氣氛熱烈的聚餐交流,分享了彼此行業崗位的經驗和對法律分會的祝福及建言。感謝各位校友的支持與信任,也感謝法律分會群委會全體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文字:王 燁
圖片:王 旭
編輯:易雯潔
審核:沈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