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兒是純陽之體,易于有熱,也易于由寒化熱,所以小寶寶出現內熱上火的現象時有發生。
眼屎多、脾氣大、口氣重、積食、便秘...這些癥狀和內熱都有著很大的關系。
但是,內熱又分各個臟腑,在寶寶的身體外在表象上有各有差異,那么媽媽們如何正確的分辨出來到底是寶寶哪里有內熱,又該怎么清內熱呢?
肝有熱:寶寶眼屎會增多,脾氣大,性子急躁,如果肝火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寶寶就會出現眼屎把眼睛糊住,眼睛紅腫等急性結膜炎癥狀。
心有熱:寶寶會出現口腔方面的問題,動不動就口腔潰瘍,反復感染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口腔炎等。心火旺的寶寶還有一個顯著特點,白天特別興奮,手腳動個不停,到了晚上又特別折騰,人非常敏感,一不如意就哭鬧不止。
腸有熱:寶寶會小便黃,味道重,大便顏色深,干燥,大便拉起來很費力,像羊的大便一樣,一粒一粒的,形成嚴重的便秘,這都是腸有熱導致的。
脾胃有熱:寶寶會口氣重,厭食,特別容易積食。睡著后咳嗽,嘔吐后發燒厭食等。
不少家長認為,寶寶上火和大人一樣,喝些涼茶就行了,或者將成人吃的“去火”藥物減量,給寶寶吃。
寶寶處于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屬于低免疫人群,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適合兒童,濫用成人藥物會傷害兒童的腸胃、肝腎,兒童必須慎用。
因此,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對寶寶無害還能調理內熱的常用穴位,有需要的媽媽們可以學習一下。
肝有熱:清肝經300下
心有熱:清心經200下,清天河水300下
腸有熱:清大腸300下
脾胃有熱:清胃經200下
除了推拿調理以外,對于有內熱的寶寶平時的飲食媽媽們也需要多注意。肉蛋奶這些高蛋白物質的攝入量要控制好不能多吃,油炸辛辣食物更是要少碰。不忌口光推拿也是沒有效果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