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現在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國各地或者世界各地。
那么五湖四海是哪五湖四海呢?
五湖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四海指東海、黃海、南海、渤海。
此篇為五湖四海系列第一篇湖南洞庭湖。
洞庭湖,古時稱為云夢、云夢澤、九江、太湖和重湖,也號稱“八百里洞庭”,因為湖中心的洞庭山(今君山),春秋戰國時期就得名“洞庭湖”。洞庭湖還有強大的蓄洪功能,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洞庭湖從古至今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湖南乃至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另外洞庭湖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岳陽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曾經來過洞庭湖,登岳陽樓,一覽湖水的風光。
歷史追溯和歷史文化
洞庭湖的形成
洞庭湖形成于燕山運動,后來再經過喜馬拉雅運動。先是凹陷成盆地,后來在新構造運動等作用下,全面下沉,經過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最終形成的。后來在地殼運動和人類干預的情況下,形成現在分隔為幾個部分的洞庭湖。洞庭湖最大的時期,文獻記載可以達到八、九百里,所以也有了“八百里洞庭”之稱。歷史上洪水時期,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后來湖區逐漸變化,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洞庭湖的總面積為2579.2平方公里(也有2740平方公里的說法)。一般現在洞庭湖被稱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第一為江西鄱陽湖),不過20210年湖南岳陽市旅游局公布的爭議數據為總面積達到4040平方公里比鄱陽湖還大457公里。
洞庭湖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
李白、杜甫、孟浩然、劉禹錫、范仲淹、柳宗元、孟郊、王昌齡、駱賓王、辛棄疾、杜牧、屈原、毛澤東等等,據統計目前有遺留下詩文記錄的就有超過100位歷史文化名人寫過有關洞庭湖的詩句:
其中,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有“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這里面的“云夢澤”就是洞庭湖。杜甫在《登岳陽樓》中寫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可以看出,洞庭湖在唐朝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勝地。劉禹錫寫的《望洞庭》和《洞庭秋月行》等,其中《望洞庭》中對于洞庭湖風光的描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笨梢哉f是極具畫面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寥寥數語寫出了洞庭湖的大觀,而且結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境界,洞庭湖變得甚為壯觀。
洞庭湖一般可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或四部分,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大通湖)。
東洞庭湖主要有岳陽樓和君山,1988年,東洞庭湖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岳陽樓有"天下第一樓"的美譽,而且岳陽樓是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君山的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君山上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新石器遺址。舜帝流傳的二妃墓、柳毅井(一個在岳陽君山,一個在蘇州東山,是傳說中“柳毅傳書”的井)、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鐘、楊幺寨等。
南洞庭湖有湘陰縣、屈原管理區(位于湘江、汨羅江注入東洞庭湖交匯處。東接汨羅市,南連湘陰縣,西靠湘江;北抵洞庭湖。因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投江殉國而得名。),萬子湖鄉是湖南省唯一的專業漁業捕撈鄉。橫嶺湖自然保護區是洞庭湖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洞庭湖,現僅存目平湖、珊泊湖、津市西湖、七里湖。其中相傳范蠡曾隱居目平湖的赤山,目平湖曾被稱為蠡湖。后來因為湖面廣闊,舉目無際,改名為目平湖,也是是西洞庭湖殘存的最大湖泊。珊泊湖是我國人工養殖高產天然湖泊之一。津市西湖是湖南省內第二大內陸淡水養殖湖泊。七里湖正在逐漸消亡。
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
洞庭湖的特產有:淡水魚、湘蓮、君山茶
淡水魚非常聞名,湖里盛產草魚、鯉魚、鯽魚、回頭魚、銀魚、刁子魚、才魚、鯰魚、扁魚、鱖魚和蝦、蟹、龜、鱉、鱔、鰻、鰍、蚌等百余種水產,還生長著珍稀的白鰭豚。洞庭魚中鱘魚最大,重達二三百公斤。銀魚最小也最名貴,清朝雍正和乾隆吃過以后都說哈,是珍品美味。目前有很多餐館以各式魚為招牌菜例如“茶油燒鱖魚”、“雞汁銀針魚”“回頭魚火鍋”等,甚至還有全魚宴。
洞庭湖的湘蓮產自"湖中湖"蓮湖,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是蓮中之珍。
洞庭湖的君山茶出自風景秀麗的君山,自唐代就被列為貢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銀針茶取的是茶樹的新芽頭,十幾道工序加工制成。它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也有“金鑲玉”的雅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