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羽勇冠三軍,威震華夏。可惜未路蹉跎,失荊州、走麥城,兵敗身虜,殺身成仁。
關(guān)平少年老成,斬翟元、破徐商、敗呂建、斗龐德、戰(zhàn)徐晃。麥城突圍時,趙累戰(zhàn)死,關(guān)平斷后,至臨沮見父親被執(zhí),奮力來救,遭潘璋、朱然圍攻,力竭被俘,以身殉難。
周倉黑面虬髯,從關(guān)羽征戰(zhàn),折沖左右,襄樊之戰(zhàn),于水中生摛龐德,留守麥城,聞關(guān)羽遇害,拔劍自刎而死。
王甫官至綿陽令、議曹從事,從先主伐呈,于夷陵之戰(zhàn)陣亡。演義之中,王甫為關(guān)羽麾下隨軍司馬,忠心耿耿,屢次勸諫,不為關(guān)羽采納。關(guān)羽父子遇害,王甫留守麥城,吳軍城外勸降,王甫墜城而死,以身殉義。
趙累為關(guān)羽麾下都督,關(guān)羽自麥定圍至臨沮,左右僅剩十余騎,趙累依舊跟隨,與關(guān)習(xí)父子于夾石為潘璋部將馬忠摛獲,其后事跡不祥。演義之中,趙累從關(guān)羽走麥城,死于亂軍之中。
劉封為劉備義子,擁兵上庸,因不救關(guān)羽、侵陵孟達,坐罪賜死。
張飛雄壯威猛,氣蓋萬夫,伐吳前夕,鞭笞部將,為范疆、張達刺死,持首級投降東吳。
黃忠于伐吳之時,陣斬潘璋部將史璝,數(shù)回合擊敗潘璋,縱馬追殺,欲為關(guān)羽報仇,陷入?yún)擒娭貒粐鷷r為潘璋部將馬忠一箭射中肩窩,重傷而死。
馮習(xí)從先主入川定蜀,伐吳之役,為大督,統(tǒng)諸軍與吳軍對峙。陸遜破先主于虢亭,敗軍之際為潘璋部下斬殺。
傅肜從先主伐吳,任別督,先主為吳國大都督陸遜擊敗,傅肜率部斷后,奮不顧軀,吳軍勸降,肜怒叱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力戰(zhàn)而死,壯烈殉國。
馬謖為諸葛亮參軍,明于軍計,可惜言過其實,街亭之役,舉眾失律,坐罪處死。
張苞從諸葛亮北伐,追擊郭淮、孫禮時,連人帶馬跌落山谷,重傷而死。
吳班從諸葛亮六出祁山,與吳懿奉命乘木茷,燒浮橋,為張虎、樂綝伏擊,中箭落水而死。
謝雄從諸葛亮北伐,臨陣交鋒,為魏軍先鋒大將王雙斬殺。
龔起從諸葛亮北伐,于陳倉之戰(zhàn),與魏軍先鋒王雙交戰(zhàn),臨陣戰(zhàn)死。
魏延功高位重,素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去世,勒兵作亂,為王平擊敗,馬岱追斬。
張嶷慷慨豪烈,從姜維北伐,與魏軍大將徐質(zhì)交鋒,臨陣見殺。演義之中,姜維陷入重圍,張嶷率部解圍,親自斷后,死于亂箭之下。
夏侯霸從姜維北伐,于洮陽遭鄧艾伏擊,死于亂箭之下。
姜維姜維于國破主虜之你,猶以復(fù)國為己任,事敗自刎而死。
傅僉為蜀漢后起之秀,守陽安關(guān),兵敗自殺。父子奕世忠義,為世所稱。
諸葛瞻鎮(zhèn)守綿竹,兵敗中箭落馬,拔劍自刎,以身殉國。
諸葛尚于綿竹之戰(zhàn),單槍匹馬擊敗鄧忠、師纂,及目睹父親中箭自殺。諸葛尚沖入敵陣死戰(zhàn),死于亂箭之下,年僅十七。父子忠烈,為世所稱。
劉諶為劉備之孫,劉禪第五子,封北地王。魏軍兵臨城下,劉禪準備出城投降,劉諶勸阻無效,先殺妻子,后自殺。其慷慨捐軀,凜然猶有生氣。
張翼從諸葛亮、姜維南征、北伐,及后主投降,隨姜維歸降鐘會。鐘會舉事失敗,張翼死于亂兵刀下,以身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