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我國福建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泉州市、漳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福建省的省會福州市。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城市,經濟發達,下轄了13個區縣,總人口達到了840多萬人。那么,福建省13個區縣的區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福建省的基本情況。福建省屬于我國東南地區的省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福建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尤其是以海運著稱。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據,福建省總人口達到了4100多萬,與東北地區的遼寧省基本相當。福建省內的地形結構非常復雜,以山地、丘陵為主,耕地數量比較少。因此,出現了“閩人以海為田”的說法。
在古代歷史上,福建省就以發展航海貿易著稱。2022年,福建省GDP總量為5.31萬億,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水平。目前,福建省下轄了9個地級市,分別是:福州市、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龍巖市、三明市、南平市、莆田市、寧德市。其中,廈門市屬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2022年,福州市的GDP總量達到了1.23萬億,人均經濟比較高。2021年,福州市總人口840多萬人。請注意,與其他省份不同,在福建省內,福州市和泉州市堪稱“雙子星”格局。目前,福州市下轄了6個區、6個縣、1個縣級市,合計13個區縣。
分別是: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福清縣級市。那么,福州市13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歷經元明清三朝幾百年時間的調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內陸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福建省堪稱歷史悠久,早在元朝組建10個行省的時候,就出現了福建省。如果繼續向前追溯,早在宋朝統治時期,全國劃分為23個路。其中,組建了福建路。
由于福建省的地形特殊性,福建省組建以后,沒有出現太大的區劃變動。從元朝到清朝,福建省的區劃格局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期,福建省形成了10個府、2個直隸州的區劃格局。分別是: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延平府、建寧府、邵武府、汀州府、福寧府、臺灣府、永春州、龍巖州。
在元明清三朝,福建省的省會一直設立在福州府。當時,福州市下轄了10個縣,分別是:閩縣、侯官縣、長樂縣、屏南縣、福清縣、古田縣、羅源縣、連江縣、永福縣、閩清縣。因此,出現了“福州十附”的說法。1840年之后,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等等。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開始了著名的洋務運動。其中,在福州等地,設立了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學堂等等,成為了近現代海軍發展的啟蒙之一。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復雜階段。由于軍閥之間相互進攻,對福建各地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抗日戰爭時期,福建各地的經濟遭受了嚴重的影響。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恢復生產、發展建設的階段。當時,福建省組建了一系列的專區、地級市。鑒于福州市的重要性,福建省組建了福州地級市。不過,在五六十年代,地級市沒有下轄縣,僅僅管理了主城區。以福州市為例,福州市管理了主城區,外圍的各個縣基本上隸屬于閩侯專區管理。
建國初期,福州市的主城區,劃分為7個區,分別是:鼓樓區、倉山區、臺江區、小橋區、大根區、水上區、郊區,每個區的管理范圍都不大。1956年,出于城市正規化的需要,福州市的小橋區、大根區、水上區被撤銷,下轄的各個街道和鄉鎮,劃入了周邊幾個區管理。此時,福州市下轄了4個區。福州市的管理范圍有限,很多項目和工程的進一步推進,都面臨各方面的問題。
為了擴大福州市的管理范圍,1958年,閩侯專區的閩侯縣,曾經劃入了福州市管理。不過,1960年,閩侯縣重新劃入了閩侯專區管理。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后,閩侯專區更名為閩侯地區,管理范圍不變。1973年,為了擴大福州市的管轄范圍。閩侯縣又一次劃入了福州市,進一步擴大了福州市的范圍。
1975年,福州市組建了蔬菜區。此時,福州市合計下轄了5個區、1個縣,合計6個區縣。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各個地區,陸續進行了區劃調整。作為東南沿海省份,福建省的反應速度非常快。1978年,福州市的蔬菜區更名為環城區,仍然是6個區縣的格局。
1982年,福州市的環城區被撤銷。同一年,福州市組建了馬尾區。1983年,寧德地區的連江縣、羅源縣,莆田地區的永泰縣、閩清縣、平潭縣、福清縣、長樂縣,劃入了福州市管理。截至1983年,福州市下轄了5個區、8個縣,基本框架格局已經形成。
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福州市的持續發展,福清縣、長樂縣被撤銷,組建了福清縣級市、長樂縣級市。截至90年代中期,福州市形成了5個區、6個縣、2個縣級市的區劃格局。進入21世紀以后,福州市的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2017年,長樂市被撤銷,組建了長樂區。
截至這個時候,福州市6個區、6個縣、1個縣級市的區劃格局,已經徹底形成,合計13個區縣。當然,出于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進入21世紀以后,福州市陸續組建了福州新區、經開區、高新區、示范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區屬于功能區,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