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花鳥畫史(先秦、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元、明、清、近代)
2 、寫意花鳥畫發展史( 1 、五代 2 ,宋 3 、明代 4 、清代)
五牛圖
1 、中國花鳥畫史
時代
特點
先秦
花鳥形象出現在新石器時代。
魏晉南北朝
一些著名畫家以此為主題的創作見于著錄者,已屬不少。
隋唐
① 花鳥畫分科獨立
② 來自西域的尉遲乙僧和康薩陀擅長花鳥畫。尉遲乙僧以獨特線描和暈染發展了張僧繇的凹凸畫法,而康薩陀對物象四時的觀察和表現更為細膩,盛唐出現薛稷、邊鸞等花鳥畫家。除傳統題材外,鞍馬畫在初唐受到上層重視。
③ 龐大的出行,狩獵畫成為人物情節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④ 盛唐出現鞍馬名家如曹霸、韓幹、陳宏、韋偃等,他們的藝術活動表現了這一題材創作,受到廣泛重視。最早的傳世品紙本作品:韓滉的《五牛圖》
五代
① 花鳥畫在唐的基礎上已有巨大進步,出現了畫鷹鶻的鐘隱、郭乾暉,以畫竹著稱的李頓、丁謙,還有善畫鶴竹雞雀的史瓊、程凝、梅行思等。西蜀黃筌及江南徐熙成就最高。“黃家富貴、徐熙野逸”
② 五代皇帝貴族生活奢侈,府第、日用器皿施以華美裝飾。文人士大夫載花植竹,托物寄情,增強了對花鳥畫的興趣.
宋
①兩宋是古代花鳥畫空前發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時期宮殿中裝飾務求華美,使花鳥畫在貴族美術中占有重大地位。
②社會中上階層的需求及工藝裝飾也促使花鳥畫發展和活躍。
③涌現出大量技巧高超的名手,見于文獻的就達一百余人。
④畫家繼五代后,堅持身臨其境深入觀察花鳥情態,作為創作基礎,技巧上有多方面創造。
③ 人不僅花鳥形象達到精神傳神,而且從中表現對生活的熱情和理想,把自然屬性與道德品格相聯系,創作出大量不同風格作品。
④ 黃居寀、崔白的、宋徽宗、文人士大夫的墨梅墨竹、法常的寫意花鳥畫
元
花鳥畫主流向文人畫情趣發展,絕少宋畫院工筆重彩富麗細膩者,文人水墨寫意及水墨梅竹勃然而興,顯示花鳥畫領域巨大變化。王冕、陳琳、柯九思。
明
①文人畫潮流中,寫意花鳥畫勃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②沈周、唐寅初步開創了這一領域,題材比元人寬廣,畫法比元人洗煉。③陳淳、徐渭則把花鳥畫推向新階段,成為花鳥畫發展中的里程碑。
清
①八大山人、石濤寫意花鳥畫上承陳、徐,以奇簡冷逸或天骨開張的獨特面貌,強烈抒發遺民之情或對生命的熱愛,在立意、造型、形象、布局、筆墨及詩、書、畫一體上均有突破,達到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空前水平。②“揚州八怪”發展了重視生活感受,強烈抒發性靈的闊筆寫意花鳥畫。
近代
上海畫派、嶺南畫派
2 、寫意花鳥畫發展史( 1 、五代 2,宋 3 、明代 4 、清代)
1 )五代
徐熙,信筆抒寫,略加色彩,“徐熙野逸”。
2 )宋
北宋
中期文同、蘇軾發展完善五代以來的墨竹畫法,創湖州畫派。
后期花鳥畫全面繁榮,不僅徐黃二體繼續發展,還產生了新的畫種和手法,這就是墨梅、墨竹、墨花的流行,打破彩色花鳥一統天下的局面。揚無咎《墨梅圖》。
南宋
法常,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妝飾,用筆恣肆而形神兼備。
梁楷、牧溪的水墨簡筆畫,開創寫意花鳥畫的先河。
3 )明代
①陳淳,放逸而不恣縱,《秋葵圖》《山茶水仙圖》。
②徐渭,狂草入畫,與陳淳并稱“白陽青藤”,《雜花卷》《墨葡萄卷》。
③林良,長于水墨寫意,尤善畫鷹,《雄鷹八哥圖》《雙鷹圖》。
④吳門四家。《枯樹八哥圖》(沈周)、《古槎鴝鵒圖》(唐寅)。
4 )清代
①八大山人,奇簡冷逸,天骨開張,《荷鴨圖》《河上花圖》《孔雀牡丹圖》。
②石濤,于無法中有法,《墨竹》《芭蕉菊石圖》。
③揚州八怪,重視生活感受,強烈抒發性靈的闊筆寫意花鳥畫。
④趙之謙,挺拔、峻峭、濃艷與厚重。
⑤虛谷,善畫松鼠、金魚。
⑥任伯年,小寫意,《五瑞圖》《牡丹圖》。
⑦吳昌碩,潑墨大寫意。
鄭板橋 墨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