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病人吳先生來找我看病,剛好是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這天。這天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們院長去特殊兒童學??赐厥鈨和?;我這天看診了四位因長期痛風導致殘疾的病人,其中也包括吳先生。
這天下著小雨,68歲的吳先生一個人拄著拐杖來到醫院。從地鐵口到醫院有百來米的距離,雨雖然小,卻還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進了診室坐下后,我拿了一條干凈的毛巾先讓他擦干凈頭,這才開始接診。
痛風患者吳先生拄著拐杖來看病
吳先生患痛風40年,從年輕時第一次痛風急性發作時的驚慌失措,到現在對于痛風發作已經麻木不仁,他似乎習慣了病痛的反反復復。只是,由于最近幾年腳上、膝蓋上長出痛風石,導致他的關節活動受限和不靈活,這才讓他緊張起來。
談起痛風和痛風石,談起痛風對他的生活造成的不便,談起患上痛風的就醫歷程……吳先生的話匣子像是一下子打開了一樣,嘴巴像機關槍一樣說個不停。說了一會兒,他搬過一把凳子,將腳放在上面:“劉醫生,我就想知道,你準備怎么給我治?和別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痛風急性發作的原理
說起吳先生的痛風,和不少痛風患者一樣,求醫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總結起來就是,沒有經過系統治療,相信偏方秘方,消炎鎮痛藥當作降尿酸藥使用。
40年前的一個夜晚,吳先生的腳突然疼起來,疼痛程度就如同被數根針在扎一樣。吳先生說:“那時候醫療條件沒現在好,鄉衛生院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病,到了縣醫院,一個腎內科醫生才告訴我,這是痛風?!?/p>
腎內科醫生一看吳先生的癥狀是右腳第一跖趾關節紅腫熱痛,用手輕輕碰了碰吳先生腳,吳先生疼得直叫喚。他想起教科書上說這是典型的痛風發作;教科書上還寫著如果用秋水仙堿,病情得到緩解,就可以確診痛風。
雖然現在我們知道,痛風急性發作時,通常是單關節起病,70%左右的患者首次發作的部位是第一跖趾關節,其次才是跖趾、踝、手指、腕關節等。但是當時的教科書上就是這樣寫的,而且很久都沒有改變過。
很長一段時間,秋水仙堿是治療痛風的唯一藥
給吳先生用上秋水仙堿后,吳先生出現了輕微的嘔吐、腹瀉和腹痛,但是右腳大拇趾的疼痛基本消失了,也能行走自如。醫生交代他:“以后如果再次出現疼痛,那么就可以用秋水仙堿止痛?!?/p>
其實,秋水仙堿僅僅是作為痛風急性期止痛的藥物之一,而且秋水仙堿現在的使用方法是建議小劑量服用,在發作24小時內開始。秋水仙堿是對付痛風發作的一把“利劍”,但是不能忽視它的不良反應,以及在使用時要監測肝腎功能。
急性期痛風消炎鎮痛的藥物不僅是只有秋水仙堿,還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或者聯合治療?,F在對于急性期采用何種藥物治療,一般需要結合患者的肝腎功能、有無胃腸道疾病等合并癥的情況進行個體化選擇,多數情況下需要連續應用7~10天或者直到癥狀緩解方可停藥。
痛風發作時常用藥物比較
而且無論秋水仙堿還是非甾體抗炎藥,都不能長期使用,更不能用于降尿酸治療。我們現在知道,痛風是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減少,造成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軟骨和滑膜處的晶體性、代謝性疾病,只有持續降尿酸才能進行治療。
就這樣,吳先生過上了知道是痛風,卻不知道怎么治痛風的日子。既然不知道怎么治痛風,那么就更不知道該不該忌口,是不是要做相關的生活調理了。
吳先生是個愛喝酒的人,在以前遇到喝酒的場合,他的酒量是半斤起;喝得興起的時候,也能喝上一斤白酒。他又是一個愛交朋結友的人,所以酒局沒有斷過。
后來吳先生發現,自己每喝一次“大酒”,腳就會痛一次。吳先生很聰明,他知道喝酒可能和痛風有關系,于是就慢慢把酒給戒了。還真是奇怪,戒酒之后,痛風發作頻率減少不少,但還是會偶爾發作。
控制飲酒確實有利于緩解病情。因為酒精可以促進尿酸的原料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分解,從而促進尿酸的生成;酒精在肝臟分解時產生的乳酸,阻礙尿酸排泄;酒精本身是高熱量物質,過量飲酒會導致體內熱量超標,誘發肥胖;酒精尤其啤酒所含的嘌呤影響力不容小覷。
痛風患者不僅不能喝白酒,也不能喝啤酒
后來,吳先生又聽不少人說,痛風是吃出來的病,吃出來的病就要吃回去。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吳先生都不吃肉、不吃火鍋、不吃內臟,連蔬菜湯都吃得很少。長期的低嘌呤飲食,讓吳先生從以前的體重微胖到現在瘦骨嶙峋。體重是減下來了,但是痛風卻沒有減下來。
因為,即使嚴格堅持低嘌呤飲食,尿酸水平也僅能降低60~90μmol/L,僅僅憑借飲食控制,很難將尿酸值降到達標水平。飲食調整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和減少急性發作,也可以調整既往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預防和減輕其他代謝性疾病。但是,對于已經患上痛風關節炎的吳先生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即使是完全素食,也只能降低尿酸60~90μmol/L
合理的降尿酸治療,才是痛風治療中的至關重要的環節;而生活調理與飲食控制,僅僅是痛風治療的基礎。要做到合理降尿酸治療,就要把握以下幾點:
主要降尿酸藥物的適應癥、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通常而言,降尿酸治療的目標是預防急性痛風發作、阻止尿酸鹽結晶沉積、預防痛風石的產生、促進痛風石的溶解、預防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出現、預防和減少痛風造成的腎損傷、預防和減少痛風造成的關節損害。
雖然吳先生一直沒有進行規范的降尿酸治療,但是他長期以來也只是關節急性痛風發作,受累關節不斷增多,卻沒有出現痛風石。
一般而言,痛風石的形成過程比較隱匿,痛風患者通常會注意到被累及關節的進展性僵硬和疼痛,但是注意不到尿酸鹽晶體稱體造成的凸出物。痛風石的形成與發病年齡早、未經治療而持續時間較長的活動期疾病、頻繁發作、血尿酸水平升高以及上肢和多關節發作有關。
雙足痛風石部位急性痛風發作
吳先生長期沒有長出痛風石,主要原因應該和他堅持生活上調理,包括后面他聽別人說多喝水能降尿酸后保持了多喝水的好習慣,以及減少了急性痛風發作頻率有關。通常而言,從首次發作進展到痛風石關節炎期,時間間隔為3~42年,平均為11.6年。
五年前,吳先生的痛風急性發作頻率突然增大,幾乎每個季度都會發作一次,而且間歇期縮短,疼痛也逐漸加劇,甚至到了間歇期后也不能完全緩解。慢慢地,吳先生的腳和膝蓋都長出了痛風石,關節也出現活動受限和活動時疼痛的情況。他忍受不住,最后找到一個民間醫生,醫生給他開了草藥藥方,說喝了這個就能溶解。
等到吳先生喝完草藥,卻發現痛風石沒有溶解,而且疼得更厲害,根本無法下地,他才知道上當受騙了。這次他是因為走路時不小心把痛風石處的皮膚擦破,做了簡單的包扎后,拄著拐杖過來。
吳先生問我:“劉醫生,我現在吃藥還能不能溶解痛風石?”
雙能CT下的痛風石
痛風石是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引起的皮下異物結節。剛開始的時候,痛風石質地較為軟,但隨著纖維增生,質地就會變得越來越硬;在比較軟和比較小的時候,痛風石經過藥物治療可以溶解;但是當痛風石出現了鈣化和纖維化時,就很難消失或變小。
目前還沒有能讓痛風能在短期內迅速溶解的藥物,一般防治痛風石的關鍵措施,是使用降尿酸藥物來有效控制血尿酸,讓血尿酸處在達標值以下,才有能溶解;但是要把已有的痛風石完全溶解,需要至少5年時間,而且痛風石的直徑要小于1.5厘米。
一般來說,不主張進行大開刀手術切除痛風石,因為患處通常有血管、筋脈等,而且患處通常供血較差。現在普遍采用的痛風石手術是針刀鏡微創取石和關節鏡取石。以下情況下可以考慮對痛風石進行取石治療:
這些情況下,還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可以起到緩解疼痛、降低尿酸池整體容量、恢復關節肢體功能和防止骨與軟組織進一步遭到破壞的作用。
目前常用針刀鏡或關節鏡進行痛風取石治療
在聽完我對他的痛風治病經歷的詳細解釋后,吳先生感慨地說:“患病40年,治病懵懵然。痛風非大病,需要降尿酸?!毙疫\的是,在對吳先生做過相關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后,發現他的骨質破壞并不嚴重,身體也沒有其它伴發疾病,如果經過規范治療,痛風還是會得到緩解。
#慢性病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