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并發(fā)癥就防得住,要想降血糖光用藥這不是明智的選擇,其實血糖高與生活習慣關系最大,大家可能在生活中用好這些妙招降血糖:
與傳統(tǒng)的食物交換份法相比,改變進餐順序是一種簡單、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的方法。目前科學研究表明:先吃主食,餐后血糖會陡然升高;主食和菜混著吃雖然餐后血糖會略有降低,但依然較高;而最后吃主食餐后血糖上升就比較平緩,最高值相對理想。
因此,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順序進食能夠降低餐后血糖波動;長期堅持,還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達到長期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吃飯應細嚼慢咽,特別是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更應該減慢吃飯的速度,這樣可以充分咀嚼食物,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量,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的。吃飯時要細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下,只有這樣,飽腹感才能有充足的時間反映到大腦皮層,注意飯菜用筷子夾著吃,可有選擇地夾取食物,避免用勺挖著吃。建議早餐進餐時間為15-20分鐘,中晚餐為30分鐘左右。
1.魚類。魚類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非常有益。魚類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同時,魚類中還含有鎂、硒等微量元素,可以保護血管、抗氧化、降壓等。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吃兩次魚。
2.禽類。禽類中以雞、鴨、鵝等為主,也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禽類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2和牛磺酸,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禽類中還含有維生素A、核酸、鐵、鋅等營養(yǎng)素,可以保護眼睛、增強免疫力、促進造血等。但是要注意去掉皮脂和內(nèi)臟,因為這些部位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1.魚類。魚類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非常有益。魚類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同時,魚類中還含有鎂、硒等微量元素,可以保護血管、抗氧化、降壓等。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吃兩次魚。
糖尿病人友吃飯一定要按時,因為不按時可能血糖波動,也易引發(fā)低血糖,糖友三餐定時定量,還可避免過多食物增加胰腺的負擔而出現(xiàn)血糖過高的現(xiàn)象,同時又可避免因進食間隔過長而出現(xiàn)低血糖。
糖尿病人的三餐分配可根據(jù)糖友的飲食習慣,按以下規(guī)律安排:早餐占1/5、午餐占2/5、晚餐占2/5,或者早餐占1/3、午餐占1/3、晚餐占1/3。
血糖高飯后多久運動降糖效果好?飯后血糖上升是在正常現(xiàn)象,而有些人會選擇在飯后進行運動,以減緩血糖增幅。但是,飯后立即運動,并不利于血糖控制。因為吃完飯后馬上運動,會引起腎上腺激素、皮質醇激素以及去甲腎上腺激素的水平會明顯的上升,這些激素都有著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吃完飯后血糖會有明顯的上升,這時身體里面是需要分泌胰島素來降血糖的,如果說吃完飯后馬上運動的話,拮抗胰島素的激素的分泌就會有所增多,引起胰島素的作用有所下降,從而導致飯后血糖上升更加明顯。因此,血糖高的患者最好在吃完飯后的一個小時再開始運動。
在飯后的這一個小時時間,身體里面的胰島素起到的降血糖作用已經(jīng)比較充分,受運動產(chǎn)生的激素水平波動影響較小。此時再進行運動,就會進一步使吃完飯后的血糖水平有所下降,控糖效果比較理想。糖尿病人在血糖峰值時間前30分鐘開始運動,持續(xù)30-45分鐘,顯著降低餐后血糖。中國糖友餐后血糖升高多,所以運動宜在餐后1小時后進行,糖尿病人不宜在空腹時進行運動。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修復過程,人的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睡眠,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基石。短期來看,睡眠不佳可能會直接影響第二天血糖穩(wěn)定;長期來看,
相比于每天睡7小時的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5小時以及大于10小時的受試者:
?發(fā)生
?發(fā)生
?發(fā)生心血管死亡死亡事件的風險分別增加42%和85%。
所以糖友想要睡得好,首先就必須遵守作息制度,養(yǎng)成睡眠與覺醒正常交替的良好習慣。
高血糖就是因生活習慣不好才引發(fā)的,所以要想血糖好,一定要先從飲食入收,再加強運動,同時睡眠也保證充足,還要保證經(jīng)常測血糖,經(jīng)常上醫(yī)院做并發(fā)癥篩查,并積極治療。
本內(nèi)容僅做參考,不做就醫(yī)指導
99%的糖友還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