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我們通過5天的共讀,重新看到了女性覺醒與成長之路。苦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經歷,我們或許沒有這么深刻,作者正是用她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書寫了一部女性的心靈成長史。
“要毀掉一個女人,你根本不用強奸或殺了她,甚至不用打她,只需要把她娶回家。甚至不必這么做,只需要讓她在你的辦公室做一份周薪35美元的工作。”
這么直白的語言,把婚姻中的女人寫得如此不堪,把職場中的女性寫得如此無價值,也讓恐婚的女性更加不敢邁進圍城。那么,從這本書中,我們究竟能得到什么呢?
女性的歸宿并不一定指向婚姻
世界是多元的,人類的組合形式也是多元的。人們可以獨身,也可以結婚,可以同性戀,也可以異性戀,可以同居,也可以周末夫妻,每一種方式都是對主流生活方式的一種補充,存在即是合理的。
如果你把自己的生活主動地交給別人去評判,活在別人眼光里,你就會時常處在焦慮中。
你要不停地猜測別人如何看待你,你要如何做才能滿足別人的需要,而此時,你往往忘記了自己,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忽略了那個更應該關照的自己。
正如《醒來的女性》中的米拉,她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兩個人自由、獨立、親密、尊重,美好得讓人羨慕,但她為了得之不易的自由,放棄了婚姻。
婚姻真的那么可怕嗎?婚姻與自由的矛盾真的無法調和嗎?此時,跟隨內心的選擇,即使有遺憾也不后悔。
北上廣深有個特點,越優秀的女性越難找到另一半,因為配得上她們的男人越來越少。
過去婚姻主要有經濟的功能、繁衍后代的功能、性的功能、情感的功能,現在婚姻的功能越來越弱化了,女性一樣可以賺錢,甚至可以比男性賺更多的錢,所以婚姻中的情感功能就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如果婚姻沒有提高生活品質,如果婚姻中沒有愛,那還不如獨身。
所以這些不婚的女性,并不是不愿意結婚,只是沒有遇到可以一起精彩的另一半,因為她們一個人也可以活得精彩。
婚姻不是必需品。
女性是改變家庭的力量
媽媽的幸福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一個家庭的和諧取決于女性,女性成為家庭情緒的調節器。
如果女性自身具有能量,她可以影響到孩子、丈夫,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也會為了得到這些而努力。
她想獲得美滿的婚姻,她會更多地關注自己,讓自己更豐富,更有趣,也更有魅力,也就更有吸引力。她被很多人喜歡,卻只愛丈夫。
米拉是一位完美的妻子、完美的媽媽,她為了丈夫為了孩子付出了許多,可是她唯獨沒有為自己而付出。
她天資聰慧,她本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僅僅做個家庭主婦,我并不是說做家庭主婦不好,而是她有了除家庭主婦以外更多的選擇。
她也可以選擇不那么早生孩子,讓還沒有經濟基礎的家庭危機重重。
所以,并不是只有犧牲才能換來家庭的幸福。
婚姻的幸福取決于女性的獨立與成熟
女性如果在經濟上、人格上無法獨立,她只能成為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她也就失去了話語權與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
當一個人的安全感甚至生存權建立在別人身上時,她就無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時,我們手上拿了一手好牌,卻最后輸掉了游戲,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幸福的能力。
當一個女性的世界只有丈夫或者家庭時,是很危險的。因為支撐她的力量太單一了。
女性需要擁有自己的事業與興趣愛好,擁有自己的朋友,由這些支撐的人格結構才會穩固,不至于因為某個因素而導致崩潰,也會快速地從困境中復原。
成熟的女性會享受孤獨,也學會了愛自己。她愿意為自己的智慧投資,也愿意為自己的健康投資,她善解人意,也善待自己。
正如《醒來的女性》中的米拉,當她真正開始愛上自己,她才遇到了自己所愛的人。她的獨立,讓她有了更多的選擇,選擇即自由。
女性永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米拉38歲離婚,她重新進入了哈佛大學,她曾經被拋棄,她曾經自殺,但絕處逢生,她開始了人生新的旅途。
有人說,這么大年紀了,還去讀書干嘛?這么大年紀了,還在尋找愛情?這么老了,應該認命了吧?
其實,放棄你的只有自己,只有你不放棄,你永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后來的她終于在40歲等來了愛情,年少時我們不懂得愛情,年輕時我們錯過了愛情,也許我們終究等不到我們想要的愛情,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你一定收獲了不一樣的人生。
你的生命靠自己書寫,無論在什么年齡,都可以給自己留下炫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