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沒過多久便被廢黜,最后幽禁致死,一生直上直下,極其悲涼,他便是南北朝時期梁國簡文帝蕭綱。在歷史上,蕭綱的名聲稍縱即逝,在文史上,蕭綱的名號源遠流長,在他筆下留下的數百首詩作,藝術價值頗高。今天,我們便一起來欣賞蕭綱的十首佳作,走進這位帝王的精神世界之中。
蕭綱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子,太子早逝后蕭綱被立為太子,后繼位皇帝,史稱簡文帝。他幼年就顯示出聰慧的一面,善寫文章又勤于政務,所以他能打破古代長兄長子繼位的傳統,被視為皇帝的首選人的重要原因。蕭綱對文學創作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他是梁朝創作最多,也是最活躍的詩人,他對梁朝文學的格調起著指導性的作用。
雖然文壇對蕭綱的詩有一定的結締,因為不少學者認為他的詩太過輕顏,但根據他身處的環境與時代來分析,蕭綱的詩有著濃重的時代色彩,具備一定的藝術價值。在他存世之作之中,寫景寫物的詩歌充滿生活情趣,寫作手法細致入微,能夠體現詩人對大自然萬物的感悟與敬重。
在蕭綱的寫景寫物詩中,有大量的風燕雨蝶的描寫,刻畫得栩栩如生,能夠充分體現出他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充滿著閑庭意致,雖然在思想上有些單薄,但在詩歌這種形式正在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蕭綱能夠用精妙的語言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來,在詩壇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艷情詩是蕭綱創作最多題材的詩,他筆下的女性妖艷,情態妖嬈,是被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什么蕭綱喜歡寫艷情詩呢?這是因為梁朝的民風和時代背景所致。由于梁朝詩人大多生活在江南一帶,那里繁華,溫柔富貴,文人思想浪漫。另外,蕭綱的文學主張是“詩緣情”,在宮廷之中,只能捕捉女性的各種形象與情感,深入她們的內心世界。從單純的文學創作來看,蕭綱的艷情詩在文字的組合上非常值得稱贊,但在詩文深意上,可能就無法與大師的作品相提并論了。
邊塞樂府詩是蕭綱善于詩歌創作的另一個題材,雖然邊塞詩作并不多,但是其詩文思想是最高的題材。為什么一代皇帝也對邊塞有這么大的興趣?這是因為他的一生中,有七年在邊塞度過,所以他對邊塞生活極有話語權,因為他是親身經歷,而不是聽到看到。他的邊塞詩剛勁有力,相比寫景寫物詩以及艷情詩,邊塞詩的思想更加濃重,詩文中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愿景。
總體來講,在南北朝時期梁朝,蕭綱的詩文創作算是首屈一指,但在詩壇歷史上,他只是詩歌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節點,無法與大師相提并論,但對詩歌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代皇帝蕭綱的十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后的時代感與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