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花庭
云
動
風起微瀾
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
/
壹
/
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到無求品自高。
【賞析 】
詩句意思是:凡事能知足,心里就會常常感到愜意;人到了沒有欲求時,品德自然高尚。
這兩句話共同傳達了一個理念:真正的內心滿足來自于簡單和知足的生活態度,而非外界物質的累積。通過減少對物質的渴望,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質將得到顯著提升,從而達到一種心靈的高度自由和寧靜。此聯常用來教育和啟示人們追求簡單和內心的平和,以提升個人的品德和生活質量。
世上本無常照月,
天邊還有再來春。
【賞析 】
這句詩表達了人生無常、變幻莫測的哲學思考。在這里,“世上本無常照月”意味著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如同月亮不會每晚都照耀一樣。而“天邊還有再來春”則是一種樂觀的期待,指盡管目前可能面臨困境或不順,但春天總會再次到來,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整體而言,這句詩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變化,比喻人生的起伏和不定,同時鼓勵人們保持希望,相信未來總有轉機。
/
貳
/
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里乾坤大;
只身眠凈土,只道其中日月長。
【賞析 】
“一覺睡西天”,在佛教文化中常用“西天”指代極樂世界或凈土,這里形容通過一覺之間的睡眠,仿佛直接超越了塵世,達到了一個神圣而寧靜的境界。其中,“一覺”可能象征人的一生或一段深刻的領悟。“誰知夢里乾坤大”則進一步展開了“一覺”之后的深邃境界。這里的“夢里乾坤大”用以表達在睡夢之中,個人的內心世界無限擴展,可以遨游宇宙之間,體驗到超出日常的壯麗和深遠。
“只身眠凈土”描繪了一個人獨自在凈土中的修行或者休息,意味著徹底的放下世俗紛擾,專心致志于精神的凈化和提升。“凈土”在佛教中是指清凈美好的理想境界,象征著心靈的歸宿和安寧。而“只道其中日月長”則可能象征在這種精神世界中,時間的流逝變得緩慢和漫長,每一刻都充滿了意義和深度,或是在這樣的精神修為中,人的感受超越了時間的束縛。
整體而言,這兩句詩通過夢的意象和凈土的概念,表達了超脫物質世界,達到精神自由和宇宙理解的哲學思想。
閉門即是深山,
讀書隨處凈土。
【賞析 】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寧靜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詩句的意思是,只要關閉門戶,就能感受到如同深山般的寧靜;而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專心讀書,就能找到心靈的凈土。這里的“閉門”并非單純指物理上的關門,而是指隔絕外界的紛擾,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專注。而“讀書”則是通往精神世界、提升自我修養的途徑。整句詩倡導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和高尚精神生活的態度。
/
叁
/
淡飯粗茶有真味,
明窗凈幾是安居。
【賞析 】
'淡飯粗茶有真味'意味著簡單樸素的食物和茶水,雖然不奢華,卻能品味到生活的真實和純粹。'明窗凈幾是安居'則描繪了一個干凈整潔、明亮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樣的環境讓人感到寧靜和滿足,是理想的居住狀態。
整體而言,這句詩倡導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哲學,強調在簡單中尋找幸福,在寧靜中體驗生活的美好。這種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體現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對簡樸、和諧生活的追求。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賞析 】
這句詩以竹的低頭葉展現其虛心,以梅不仰面開花體現其傲骨,用生動的形象表達了為人應當謙遜而有氣節的道理。竹子的低頭葉,暗示著即便自身有諸多優點和才能,也應保持謙遜的態度;梅花的不仰面開花,象征著堅守自身的品格和風骨,不趨炎附勢、阿諛奉承。這既是對竹梅特點的描繪,也是對高尚人格的一種期許和贊美。
/
肆
/
眼里有塵天下窄,
胸中無事一床寬。
【賞析 】
這句詩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眼中總是看到塵埃和瑣事,那么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狹隘局促;而如果心中沒有煩擾之事,哪怕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也會覺得無比寬闊。
它所傳達的是一種心態決定視野和感受的哲理。強調了內心的狀態對于看待世界和感受生活的重要性。內心被瑣事和煩惱占據,就難以感受到世界的寬廣和美好;內心平和無牽掛,即便身處狹小空間,精神世界也是廣闊無垠的。
開懷一笑天下事,
閉口不論世上人。
【賞析 】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開懷一笑天下事'意味著詩人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的心態面對世間的一切紛繁復雜,不因世事變遷而動搖內心的平靜。'閉口不論世上人'則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對于人事紛爭的超然態度,他選擇沉默不語,不參與世俗的評判和爭論,保持內心的清凈和獨立。
整體而言,這句詩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和的人生哲學,鼓勵人們在面對外界的喧囂和紛擾時,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智慧,以一種更加寬容和超然的態度去生活。
文丨由雨落花庭整編,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