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從古至今,從來都是人類的夢想和追求。在這一點上,從以前的帝王將相,到今天的權貴富豪,再到千千萬萬的普羅大眾,心中都有一個長壽的夢想。不過,從古代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到今天的百歲之壽不可及,人類終究還是沒有戰勝自然規律。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
人的衰老是從中年開始的,從45歲之后,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就會下降,衰老就會加快。很多的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疾病在中年之后就會開始出現。在這個年齡段,其實是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長壽的。也有人說,45歲左右其實會遇到一個壽命坎,長壽與否是有跡可循的。
那么,一個45歲左右的中年人,擁有一些什么特征預示將來能夠長壽呢?
不便秘。便秘問題很多人習以為常,認為不是什么大問題。其實,便秘的出現,說明了人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特別是腸胃功能開始下降。
沒有便秘,說明生活有規律,飲食習慣也良好,這兩點對增加壽命是非常關鍵的。另外,不便秘說明人的腸胃和消化功能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能夠長壽的重要因素。
腿腳好。俗話說:人老腿先衰。一個人的衰老是從腿腳開始的。很多人在年輕時不注意保護好腿腳關節,到中年時腿腳就開始出現問題。如果一個人45歲左右,腿腳還利索,關節沒有退化,那以后長壽的可能性就更大。腿腳好,能夠到處走動,到處游玩,也能夠經常鍛煉,對身體還是心情,都有明顯的好處,自然也就有益于長壽了。
肺活量大。肺活量的大小與人體的呼吸系統有密切的關系。肺活量大,可以給人體提供更多的氧氣,身體的各個器官更有活力。一個長期堅持鍛煉的人,肺活量是大于常人的,如果到45歲以后,肺活量比較大,說明身體的呼吸系統很健康,能夠給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長壽的幾率就更大。
喜歡喝水。人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失去水分,因此,人必須不斷喝水才能滿足需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補充1500-1700ml水。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卻不喜歡喝水,非要渴得不行時才喝水。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如果一個人,在中年能夠喜歡喝水,及時補充水分,說明身體的循環是非常好的
健康的早餐應包含蛋、奶或者豆類。這三種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而且比例也非常恰當。早餐還要有淀粉類的主食,如玉米、饅頭、面包、面條、燕麥片、雜糧粥等,它們能轉化為葡萄糖,這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飲食清淡。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鹽攝入過多,反而會影響人體健康。食鹽攝入過多會加重腎的負擔,還會讓體內的鈉鉀比例失衡,血壓也可能隨之升高。因此,人到中年時,能夠保持清淡的飲食,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長壽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