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松竹未老,鐵血硬漢豪情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譯文 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鳴叫聲將我從遙遠的夢境中驚醒,已是三更時分。起來獨自繞著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沒有人聲,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岳飛,南宋名將、也是一位愛國詩人。其實最一開始接觸岳飛并不是在課本上,而且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是《射雕英雄傳》中,其本藏于鐵掌峰第二指節(jié)山洞中,金國王爺和武林俠士爭奪的頭破血流的《武穆遺書》,傳說學習了里面得兵法就可以雄霸中原,稱霸武林。 岳飛,南宋名將、也是一位愛國詩人。其實最一開始接觸岳飛并不是在課本上,而且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是《射雕英雄傳》中,其本藏于鐵掌峰第二指節(jié)山洞中,金國王爺和武林俠士爭奪的頭破血流的《武穆遺書》,傳說學習了里面得兵法就可以雄霸中原,稱霸武林。 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明白了《武穆遺書》只是寫書人為了增添岳飛這一英雄的神秘感,而虛構出來的內(nèi)容??墒请S著知識的深入,他的才情他的豪邁,他縱橫沙場保家衛(wèi)國的錚錚鐵骨,不禁讓后人為之折服。 夜已深沉,元帥帳內(nèi)的岳飛輕撫眉頭,懷著滿腔的苦悶和孤憤寫下了這首《小重山》。他反對妥協(xié)投降,他相信抗金事業(yè)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戰(zhàn)役的勝利,可是這時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力主召開和議,和金國談判議和。而對岳飛,此時秦檜還不敢動,但堅決制止岳飛再與金國作戰(zhàn)。大好的抗金復國形勢,有付諸東流的危險。使他無法反抗君主的命令,是能將滿腔悲情寄于筆墨之間。 夜已深沉,元帥帳內(nèi)的岳飛輕撫眉頭,懷著滿腔的苦悶和孤憤寫下了這首《小重山》。 他反對妥協(xié)投降,他相信抗金事業(yè)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戰(zhàn)役的勝利,可是這時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力主召開和議,和金國談判議和。 而對岳飛,此時秦檜還不敢動,但堅決制止岳飛再與金國作戰(zhàn)。大好的抗金復國形勢,有付諸東流的危險。使他無法反抗君主的命令,是能將滿腔悲情寄于筆墨之間。 山河飄搖,國家殘破,作者夙夜憂患,而昨夜深秋的“寒蛩”卻小停地嗚叫,催逼著詞人心中的隱憂和悲憤,使克復中原的責任更加沉重“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為了迎合君王,朝堂之上“議和”之聲幾乎呈現(xiàn)一邊倒的局面。面對眼前的反對之聲,岳飛所期盼的食敵肉,飲敵血的知音到哪里去尋覓? 山河飄搖,國家殘破,作者夙夜憂患,而昨夜深秋的“寒蛩”卻小停地嗚叫,催逼著詞人心中的隱憂和悲憤,使克復中原的責任更加沉重。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笨墒恰坝麑⑿氖赂冬幥?。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為了迎合君王,朝堂之上“議和”之聲幾乎呈現(xiàn)一邊倒的局面。面對眼前的反對之聲,岳飛所期盼的食敵肉,飲敵血的知音到哪里去尋覓? 有人評論岳飛的詞說:“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 不同于岳飛之前快意恩仇的詞風。《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調(diào)表達出岳飛抗金報國的心志。 如果可以回到南宋,如果可以改寫歷史的話,只希望甘愿為了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大義而寧愿犧牲小我的英雄岳飛,可以實現(xiàn)他“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偉望。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頭。家鄉(xiāng)的山上松竹已長大變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琴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提到岳飛的詞,估計很多人會想到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焙狼槿f丈的報國情感好似透過紙面躍然于我們面前。其實,除了《滿江紅》之外,文武雙全的岳飛,還有流傳下來不少的其他佳作,這首《小重山》,情感的表達在語言風格與方法上與《滿江紅》都截然不同,但是,同樣表現(xiàn)了他心中的愛國憂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