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看清宮戲比較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希望自己能夠生在帝王之家的憧憬,認為那會是生下來就只需要享受富貴榮華的好事,但其實古代很多生在帝王之家的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世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自古無情帝王家”,其實帝王之家更顯無情,尤其是清朝時候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
康熙一生之中雖然頗多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在確定繼承人的這個問題上,卻是長期都猶豫不決,導(dǎo)致了眾多皇子都認為自己有機會,可以去爭一爭這個皇帝寶座,不僅皇子之間拉幫結(jié)派,而且在大臣之間也各自結(jié)黨營私,將整個朝廷給弄得烏煙瘴氣,最終雍正皇帝在“九子奪嫡”中勝出。
雍正獲勝以后,其他與之爭奪的兄弟大多遭到清算,以至于有大臣上奏勸說他“親近兄弟”,算是活生生地演示了一遍什么叫做帝王無情。不過康熙的兒子眾多,雖然大部分都卷入了奪嫡之爭,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第十七子允禮。雍正對自己的其他兄弟各種防范報復(fù),但是對允禮卻極為信任,將他逐步提攜。
等到雍正在1735年去世的時候,已經(jīng)成為和碩果親王并且兼任著八旗之中四大都督之位,同時還管理著工部、戶部、宗人府事務(wù)的允禮,受命成為了雍正的顧命大臣,輔佐新皇登基。由允禮本人從“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取出了雍正生前所寫好的立儲密詔,宣布弘歷成為新的皇帝也就是乾隆皇帝。
允禮不僅自己文武雙全才智過人,而且還深受雍正的信任,繼承了雍正的遺產(chǎn),并且受到允禮扶持的乾隆,自然對于允禮也極為信任,不僅給他加了薪水(永賜與親王雙俸),而且還給了他超規(guī)格的禮遇,那就是因為允禮曾經(jīng)征戰(zhàn)邊疆,如今患上了腳疾,以至于行走不便。
所以乾隆皇帝特意下詔,對允禮說:你以后見到朕也無需跪拜,可以直接坐下來說話(行輩甚尊,豈可常行拜禮于朕前乎)。結(jié)果允禮大喜,他真的相信了,以至于有一次乾隆跟大臣們在開會的時候,他直接走進去隨口打了聲招呼就直接坐了下來,結(jié)果乾隆當著眾人的面訓(xùn)斥這個叔叔“雖為叔侄,亦是君臣,豈能如此毫無人臣之禮?”
允禮羞愧之下重行跪拜,依然被削去了雙俸,并且眾多職務(wù)都被解除,他賦閑在家以后無事可做,專門給自己的兄長乾隆的老爹寫了本書《世宗憲皇帝上諭》,并且特意進獻給乾隆,然而乾隆毫無表示,允禮失望又抑郁,逐漸病重不治,在去世前對著妻子痛哭:我當初就不該當真?。ㄒ磺薪砸蚨Y數(shù)而起,我不該因疾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