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吨杏埂冯m然只有3568個 字,但是幾乎被公認為是儒家最深奧,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宋代理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為“四書”。
說話時要考慮能不能做到,做事時也要考慮與自己所說的是不是一致。這句賢文教育我們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我們的先祖特別講究誠信,“信”為儒家崇尚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
愛好學習就接近“智”,努力實行就接近“仁”,知道羞恥就接近“勇”??鬃铀岢龅摹昂脤W”、“力行”、“知恥”,是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一個人言行品質的好方法。這個對于當代人來說,十分值得借鑒。有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禮義廉恥”,什么是“情義誠信”,因此常常做出損害他人利益之事。
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不行。若我們總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基本上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若我們總看別人別扭,一定是自己修養還不夠深。
忠恕是儒家倫理思想體系的重要范疇之一。在孔子及其儒家的倫理思想中,其核心和基本原則是“仁”,而忠恕正是“仁”的道德原則的進一步發揮和體現。忠恕既是“仁”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推行仁德的基本方法和踐行仁德的行為規范。
誠就是真實無妄,天之道本是真實無妄的。人因受后天感染熏習不同,不能保持真實無妄之狀態,所以人之道就應該努力追求做到“誠”的境界。誠不僅是自我的要求與修煉,也是衡量一個人德行高低的主要標準,為歷來儒者所重視。
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違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為君子能在變動不居中做得適度;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