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剛出生時大腦的腦容量僅是成人的四分之一,僅有140億-200億個神經元,大腦的發育程度極低;
到一歲左右時腦容量就會達到成人的二分之一,同時神經元也會達到1000萬億個左右;
等到三歲的時候,其大腦的腦容量就已經接近成人的四分之三了,腦部功能基本完善。
因此,醫學上稱三歲前是腦部發育“黃金期”。家長想要孩子將來聰明,就要及時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呢?
除了遺傳因素以外,后天的環境、教育、訓練對孩子大腦的發育都很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對孩子大腦的影響。
0 1
語言促進大腦發育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沒必要跟孩子說太多話,但其實不到一歲的孩子就有區分不同語言的能力了。
孩子出生后每秒鐘能夠產生700~1000條神經連接,而語言就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教育資源。
生活中一些看似簡單的語言,其實都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
換尿布的時候跟孩子講:“哇,寶寶的尿布沉甸甸、我們換個尿布好不好???”
喂奶的時候跟孩子講:“寶寶的小肚子是不是餓了啊,我們來喝奶奶嘍!”
哄睡的時候跟孩子講:“外面天黑黑啦,我們寶寶要睡覺啦,睡覺覺、做美夢哦?!?/p>
……
這樣的話語會連接孩子大腦的數十億神經元,產生復雜的神經元腦回路,從而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就像晨晨在三四個月的時候,晨媽每次抱他的時候都會反復跟他講家里的空調、電視、臺燈等詞語,漸漸地當我再說到這些詞語時,晨晨就會轉頭尋找這些對應的物品。
此外, 多跟孩子說話還能影響孩子以后幾何、空間、推理能力的發展。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中有這么一項調查:
研究人員對大約44名14-30個月的嬰幼兒以及他們的家庭進行了追蹤研究。
在長達90分鐘的家庭訪問中,有的孩子只聽到4個與數字有關的詞匯、而有的孩子則聽到了250個與數字有關的詞匯。
多年以后,當研究人員再次對這些孩子進行調查時發現:
聽到更多數字詞匯的孩子數學、空間推理能力明顯高于那些聽到數學詞匯少的孩子。
這一調查研究充分論證了語言對孩子數學能力以及空間推理能力的巨大作用。
當然了,這里所說的語言,是指“真實的語言”,并不是故事機、視頻里的聲音哦。
這是因為孩子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使用的是“社交大腦”,所以只會對真人的聲音有反應。
如果家長平時不怎么跟孩子講話,除了會導致孩子說話比較遲以外,大腦的發育也會相對落后。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后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俗話說的“三歲定八十”,就是指三歲以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性。
0 2
游戲對大腦帶來好處
除了平時多跟孩子講話以外,家長也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小游戲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在很多父母眼中,做游戲就是跟孩子玩的,但其實游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極大的好處,尤其是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眼手協調性,同時促進孩子大腦感官、視覺、聽覺等神經系統的發育等。
有研究表明,寶寶在親子游戲中學習到的知識,要比在同伴游戲和單獨游戲中都要多。
晨媽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幾個小游戲,家長們平時可以和孩子多做做哦。
0.5歲—1歲之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還不完善,家長可以先嘗試一些簡單的指令性游戲,比如教拍手鼓掌、揮手再見等。
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配合,家長可以拿著寶寶的手邊做邊講解這個動作的意思,多次反復。然后家長說出指令,讓孩子自己完成動作。
如果寶寶能夠完成的話,家長要及時的夸獎并擁抱寶寶,給寶寶獎勵。當第一個指令熟練掌握以后,就可以再嘗試新的指令。
這種看似簡單的親子游戲,其實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大有益處。
1-2歲之間
一歲多的孩子大腦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發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完成一些稍微復雜的游戲了,比如搭積木等。
家長可以準備8塊積木,跟孩子一人4塊,讓孩子模仿你搭積木的樣子。如果孩子不會,家長可以用手指著積木該放的位置說“放在這里”,但是不要幫助他。
如此反復幾次,當孩子能獨立把積木搭上去以后,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孩子,并增加難度,慢慢增加積木的數量。
這個游戲可以很好的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鍛煉孩子的眼部和手部發育哦。
2-3歲之間
2-3歲的孩子大腦和身體的發育更加完善,同時也更有精力,只要他們清醒著,就要不停地蹦跶。球類游戲,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
最簡單的玩法就是家長在距離孩子半米左右的距離,把球滾給孩子,然后讓孩子把球滾過來。當孩子自己完成以后,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
這樣來回幾次以后,如果孩子已經很熟悉了,就把距離拉遠,從坐著用手滾球、到蹲著滾球、再到用腳踢球等,逐漸加大難度。
當然了,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想象力創造玩法,這樣既可以幫助寶寶鍛煉身體,還能提高寶寶手腳的協調能力呢。
0 3
重視家長的作用
孩子大腦的發育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但卻很少有家長能意識到自己在孩子生長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當你下班回家,拿著手機刷視頻的時候,不如將你工作一天中的見聞講給孩子聽一聽;
當你打開電視給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不如和他一起交流交流故事情節、分析分析人物性格;
當你周末空閑,拼命地熬夜刷劇、睡懶覺的時候,不如抽點時間陪孩子好好做一做游戲;
畢竟你3歲前在孩子身上偷過的懶,等孩子上學以后也是會全部還給你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