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老盯著孩子的分數
小惠今年上初二,說到媽媽對自己的期望這事來,14歲的小姑娘像個大人似的嘆了一口氣說:
我的父母對我的期望很高,這使我很苦惱。小時侯,媽媽把我送進了重點小學,憑借一點兒聰明才智,我每次考試都能高居榜首。后來我考上金華中學尖子生班,在這個高手云集的地方,我的心理壓力逐漸大了起來,考試成績不像小學時那么如意了,我開始嘗試到失敗的痛苦。這時候,我是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呀!
有一次考試后,我神情沮喪地回到了家。一到家,媽媽洋溢著滿臉的希望,焦慮地追問起來:“考得怎么樣呀:”我深知媽媽希望得到的是我充滿自豪的回答,但我今天卻給予不了。我心中深深地自責起來,我告訴了媽媽考得不好。媽媽原來陽光燦爛的臉一下子堆滿了烏云,只低低地應了一聲:“考的不好,下次再努力吧。”接著便回廚房去了。我忽然感到很委屈,也很難過。媽媽嘴上雖然沒有責怪我,但我知道她心里對我極不滿意的。我便發誓,下次一定要考好,這樣才能對得起媽媽。
很快又一次考試來到了,對我來說,就好像世界末日降臨一般。
媽媽不斷地對我說:“你要考不好,同學就會看不起你,老師也會看不起你,你周圍的一切人都會看不起你。”就這樣,我的壓力更大了,對考試產生了恐懼。眼中看到的只是考分,我的一切都是為了考分,我好像只是為了考分而活著。
然而,我考試的成績卻一再地不理想,我逐漸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開始懷疑,媽媽愛的是我還是我的考分、我的榮譽?我希望媽媽能設身處地地為我想想,別老盯著“分”。
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好、考高分,這一愿望固然很好,但結果卻不一定能如愿以償,正確的做法應是正視現實,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能力。如果期望過高往往會造成孩子學習上的逆反心理。
那么,為什么許多父母都存在著對孩子期望過高這種傾向呢?
眾所周知,今天的許多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品嘗了許多現代孩子無法想像也無法體會的痛苦,在身體和心靈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如今,他們為人父母,自然會把自己當年沒能實現的追求、沒能圓的夢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試想,誰不希望下一代比自己強呢?
除了這一特殊原因之外,對孩子過高的期望還與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以及激烈競爭環境有著更為直接的關系。比如,就目前的擇業現狀而言,學歷仍是一個重要的依據。而取得必要的學歷,最簡單易行的途徑就是按部就班地接受學校教育。最后考上大學,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如果考不上大學,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幾乎已經沒有可能。而國家現行教育制度,是依據升學考試中的成績決定是否有資格升學,這雖有些不合理,但畢竟是現實,所以家長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然而,原因是一個方面,現實又是一個方面,做父母的,既然大家都說是一心為孩子著想。那么,就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而不能抱著死理認到底。其實,現實中因父母給孩子壓力過大而造成的悲劇還少嗎?幾乎年年有孩子因考試考不好而自尋短見;有許多離家出走的孩子,也是因實在承受不了過重的學習壓力。
總之,父母因期望過高而給孩子施加壓力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現在該是仍然做著子女成龍成鳳夢的父母認真反省的時候了。對這些父母的建議是:尊重事實和孩子的能力,科學地引導和開發孩子的潛能,少給孩子增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