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沉迷游戲機的孩子越來越多。 邵權達 攝
今年暑假期間,廣州“IAD(網癮)少年”激增50%。弒母砍父、無心向學,精神恍惚,甚至某重點中學高二的小勇,目睹車禍后竟盯著血淋淋的尸體說:“這人死了,怎么他的裝備沒有卸下來?”(詳見本報8月4日報道)廣州IAD少年不良個案令市民、專家們觸目驚心。不少讀者致電本報,述說“IAD”上癮者的怪狀。為進一步探尋“IAD少年”形成的深層原因,探討根治這一頑疾的良方,本報特邀請南方醫院心理科主任洪軍教授和曾經深度沉迷網絡的IAD少年小于,于今天下午2時30分作客本報報網直播室(讀者可登錄大洋網www.dayoo.com),就如何協助“IAD少年”脫離網癮“支招”,現場介紹“IAD痛苦”與戒癮經驗。
華仔(化名)今年17歲,兩年前,他因沉迷掌上游戲機,導致學習成績急速下降,由重點班被分到了普通班,失落的他轉而迷戀上了網絡游戲,刺激的網絡游戲讓他覺得能夠從中獲得短暫的快樂。華仔沉入網癮陷阱后,網吧成了他每天必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他還經常逃課,即使偶爾出現在課堂上,也無精打采,經常睡覺。為了能從網絡游戲中得到更多的快感,華仔經常連續24小時流連網吧,網癮發作時,甚至深更半夜也偷偷從家里跑去上網。華仔的父母漸漸意識到兒子的情況不妙,禁止其去網吧上網時,華仔的情緒就會立即變得非常激動,發脾氣,用頭撞墻,甚至摔東西,家中的兩部手機就先后被華仔摔壞。當家人帶著華仔到醫院檢查時,心理科醫生說,孩子已經患上了明顯的網絡成癮綜合征,當網癮發作時,孩子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當上網意愿無法滿足時,甚至容易出現暴力行為,家長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華仔可能就不會那么糟糕。
家庭壓力大也會引發IAD
除了因學習不佳產生失落情緒外,家庭壓力過大往往也是造成孩子網癮的重要因素。吳任(化名)原本是一名好學的孩子,當還是個小學生時,父母就對他的學習要求十分嚴格,當他升上重點初中后,發現學習方法與小學時有很大差異,學習壓力倍增,功課漸漸落了下來。當吳任想與父母溝通時,父母卻并沒有耐心聽取他的意見,反而責備他不努力學習,吳任感到十分失落。從初二開始,吳任迷上了網絡游戲,并在其中得到很大滿足感。一年以后,吳任的父母發現了孩子的異常情況,曾與他溝通,吳任覺得自己落下的功課太多,就算怎么努力也無法趕上,還是網絡世界比較容易獲得滿足。進入高中后,吳任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發展成每天通宵上網,一天不上網就難受,每當想要上網頭腦就失去了控制。最后,父母只能借助心理醫生為其戒斷網癮。
家人“以暴制暴”易激化矛盾
南方醫院心理科主任洪軍教授說,孩子容易患上網癮,壓力過大是主要原因之一。在青少年階段,孩子主要接觸的就是家庭和學校,其中家庭的影響十分巨大,有些父母平時不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只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作出要求,給予太大的學習壓力,當孩子無法承受其壓力時,只能尋找其他的宣泄口。當孩子發現通過網絡游戲是一個獲得廉價滿足感的方式時,就會容易沉迷其中,從中尋找平時在家庭和學校中無法獲得的滿足感。
如果發現孩子有網癮征兆,家長切忌“以暴制暴”,不要隨意采用沒收電腦,禁止出門,每天接送監視等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由于孩子深陷網癮本來就是壓力過大造成的,如果再以更大的壓力企圖讓他戒斷網癮,可能會出現反效果。洪軍表示,對待網癮還是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不良苗頭,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看心理醫生,通過測試看孩子是否真的有網癮,嚴重到什么程度,再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戒斷。
早期戒網癮專家教六招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上網綜合征初期表現,必須立即與電腦分開,停止上網。防止網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格控制上網時間,每天以不超過兩小時為宜。兒童青少年處于發育時期,更應嚴格節制。
1.在上網時間上要自我約束,特別在夜間上網時間不宜過長。
2.注意操作姿勢。熒光屏應在與雙眼水平稍下位置,與眼睛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敲擊鍵盤的前臂呈90度。光線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擊鍵盤的頻率不宜過快。
3.平時要豐富業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
4.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卜、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5.出現早期癥狀,應及時停止操作并休息。
6.一旦出現IAD,不要緊張,要盡早到醫院診治,必要時可安排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