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過朱元璋的個性非常鮮明,他平生痛恨兩類人,由于少年清貧,所以他痛恨貪官污吏;由于創業維艱,他痛恨漢奸叛徒。對于第一類人——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了殘酷的刑法,國史君(國史通論)今天要講的就是他如何對待叛徒。
蒲壽庚的祖上從阿拉伯遷居四川閬州,后又在戰火的逼迫下舉家遷往泉州。宋室南渡之后,中國的經濟重心明顯難易,宋元兩朝泉州都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港口之一,而蒲氏家族到達泉州之后就開始經商,并迅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商業帝國。這個家族在泉州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多,南宋政府便委任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司,掌管海上貿易。
但是商人的天性便是逐利,當蒙古大軍攻克南宋都城之時,張世杰擁立趙昰為帝,他們一路南奔,并認為泉州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落腳地,并且泉州有大量的趙宋宗室,根基非常穩固。然而早已和蒙軍達成協議的蒲壽庚卻緊閉城門,拒絕宋端宗趙昰入城。
并且為了給蒙古人表忠心,他還拿了“投名狀”出來——“盡殺南外宗子數萬人”!身在泉州的所有趙宋皇室慘遭滅絕!而宋端宗只得繼續南逃,中途病逝,不久之后,南宋便在崖山之戰徹底滅亡。
而立了大功的蒲壽庚家族在元朝繼續當他的土皇帝,后來元末天下大亂時,他們再次嗅到商機,覺得是時候拋棄元朝了,沒想到他們出手太早,勢力尚強的蒙古軍讓他們幾乎徹底崩盤。
朱元璋建國之后,對這個家族深惡痛絕,將殘存的蒲氏家族后人斥為“余孽”,令蒲氏男性全部充軍,女性全部為娼為奴,并令蒲家“世世無得登仕籍”。這也許就是對賣主求榮、背叛國家的懲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