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勇敢的心》的人都不忘記追求自由、驍勇善戰的華萊士。還有許多人因為華萊士穿著蘇格蘭裙作戰而知道了蘇格蘭男士有穿裙子的傳統。
蘇格蘭男士穿蘇格蘭裙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現在也時不時會在網上看到。但是《勇敢的心》中的華萊士可能穿不上蘇格蘭裙。
蘇格蘭裙的英文名為“Kilt”,這個詞源于古斯堪那維亞語,意為折起來包裹身體的衣服。
最初的蘇格蘭裙其實只是一塊寬約1.5米、長約6米的布,蘇格蘭人將布折疊起來裹在身上,腰間則用皮帶固定。將布料放在鵝油里浸泡之后就有了擋雨的功能。
關于現代蘇格蘭裙子的起源的說法有很多種。
?蘇格蘭人認為,住在蘇格蘭高地的人們最先改進了裹在身上的布,變成了由腰及膝的方格短裙。
?英格蘭人則認為現代的蘇格蘭是由一位名叫托馬斯.羅林森的英格蘭人發明的。18世紀30年代,這位名叫托馬斯.羅林森的人來到蘇格蘭辦了一座木炭畫加工廠。羅林森的雇傭工人都裹著整塊的方格布工作,這種傳統的連體基爾特常為工作帶來不便。
羅林森便向裁縫提出建議,將原來的基爾特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由此問世。從此以后羅林森的雇傭工人們就穿著新式基爾特工作。方便的蘇格蘭裙也由此流行開來。
?英國歷史學家休·特雷弗-羅珀在《傳統的發明:蘇格蘭的高地傳統》一文中考察了蘇格蘭裙的歷史,他認為蘇格蘭裙并非是蘇格蘭高地的傳統,當時蘇格蘭高地的傳統服飾不過是塊束腰披風。英國休·特雷弗-羅珀同樣認為是托馬斯發明了蘇格蘭裙,通過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他認為羅林森是一個來自來自蘭開夏郡的英國貴格會教徒,曾在蘇格蘭的弗格瑞地區辦了一個冶煉廠,專門冶煉鐵礦石,卻以失敗停產告終。羅林森在辦廠開礦的過程中,對蘇格蘭的束腰披風產生了興趣。他覺得冶煉廠的人穿這種服飾不太方便,便請了裁縫進行簡化 ,最終產生了蘇格蘭短裙。
現在還沒有一種說法能夠完全的說服眾人,但根據歷史記載蘇格蘭裙最早被做為戰服是在17世紀的時候。在用蘇格蘭裙做戰服之前,蘇格蘭的普通士兵也不穿褲子,而是光著雙腿,腰間系著格子披風;軍官們則穿著緊身格子褲。
《勇敢的心》的故事背景是在13世紀蘇格蘭獨立戰爭之中,當時華萊士和他的隊友們并不可能穿著格子裙上戰場。但在歷史上蘇格蘭人為著穿蘇格蘭裙的自由進行不懈的斗爭。
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在鎮壓蘇格蘭人的起義后計劃摧毀蘇格蘭高地的生活方式,加快其現代化進程。1746年英國政府頒布了著名的“禁裙令”,要求蘇格蘭人以英格蘭的裝束為標準,以后不能再穿蘇格蘭裙,違背者將受到嚴重的嚴懲。蘇格蘭對英國政府的做法十分不滿,為了維護穿裙子的權力,蘇格蘭人奮起反抗,30多年后的1782年,漢諾威王朝最終被迫收回“禁裙令”。
《勇敢的心》中還有這樣的經典一幕:在激烈的戰場上,蘇格蘭士兵們撩起身上的蘇格蘭格子短裙之后轉過身去,用一排光溜溜的屁股向敵人示威。事實上蘇格蘭男士穿裙子的時候就是不穿內褲的。
據說原來蘇格蘭士兵穿裙子的時候是穿內褲的。在一次高地保衛戰中,一名軍官下令士兵們脫掉裙子和內褲向敵人發起進攻。蘇格蘭士兵們的行為嚇蒙了敵軍,從此之后便有了不穿內褲的傳統。時至今日,蘇格蘭男士在穿蘇格蘭裙的時候也不穿內褲。不穿內褲難免出現尷尬的場景,不過蘇格蘭男士興許已經習慣了。
蘇格蘭格子裙的樣式多種多樣,皇室有定制的“貴族格”,政府則有“政府格”,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家族格”。蘇格蘭格子呢認證機構專門負責格子樣式的認證,目前約有5000余種格子圖案登記在案。
一套完整的蘇格蘭裙裝備包括:由英格蘭人人工制成的純羊毛及膝方格呢裙、與裙子搭配的背心和夾克、長筒針織厚襪、皮靴、皮帶、帽子、毛皮帶、匕首,有時還要一條披在肩上花格呢毯。所以說置辦一套完整的蘇格蘭裙裝備可是價格不菲。
現在蘇格蘭男士在特殊的日子或是重大的場合都會穿上蘇格蘭裙。蘇格蘭裙還是時尚界的寵兒,設計師們給蘇格蘭裙添上了新的色彩。蘇格蘭裙早已成了蘇格蘭引人矚目的文化名片。
-- 征文&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