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婦科外治法
哈荔田教授,生前業醫60余載,對婦科、內科造詣頗深。在醫學界享有盛譽。現僅就其用外治法治療婦科疾患的經驗介紹如下。
熏洗法
熏洗法是通過外陰皮膚及陰道粘膜局部熏洗,以達到改善局部癥狀,調節整體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通常用以治療各仲陰道炎、外陰白斑而見外陰痰癢、帶下量多辱證,哈老還用以治療因內分泌紊亂所致的月經不調、不孕癥及子宮脫垂、外陰潰瘍等婦科雜癥,擴大了熏洗法的治療范圍,并在用藥上有獨特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如治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及糖尿病所致外陰陰道炎,用蛇床子、黃柏、苦參、蒲公英、地膚子諸藥布包泡水,坐浴熏洗。取清熱利濕、止帶除癢之功,若屬霉菌性陰道炎,上方加土槿皮,取其堿性有抑制霉菌的作用。若為滴蟲性陰道炎,上方加石榴皮,取其酸性有抑制滴蟲的作用。臨床用之多有成效。此外,哈老常以蛇床子9g。黃柏6g,吳茱萸3g,布包泡水坐浴熏洗輔助治療多種婦科疾患。凡因內分泌失調而出現的月經不調、不孕癥等。非經期時即可應用。若伴有白帶量多者,加枯礬、石榴皮、桑螵蛸等藥,可明顯減少因內分泌紊亂所致白帶量多。由于肝之經脈絡陰器,而蛇床子、吳茱萸入肝經,有調肝固沖之效。石榴皮、桑螵蛸有固澀止帶之功,所以該方尤適宜沖任失調、帶脈失約而致的各種月經失調、不孕癥及白帶量多等病癥。因此方用溫水坐浴,取其溫性,可改善生殖系統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
凡見月經稀發、白帶量少,陰道干澀者,哈老亦用熏洗法治療。常選用蛇床子、麻黃、細辛、紅花、仙靈牌等藥。此類藥具有溫補腎陽、活血通絡之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陰道潤滑、卵巢功能得以恢復。
子宮脫垂臨床以脾氣虛弱、腎氣不充為主要病因病機。哈老常以蛇床子、石榴皮、金櫻子、炒積殼、麻黃、小茴香、吳茱英、烏梅、五倍子等藥熏洗治療。取其溫經散寒、通絡固脫之功。若脫出物并發炎癥者,加蒲公英、黃柏等藥。
貼敷法
貼敷法治療婦科病主要是腹部貼敷中藥,通過皮膚滲入而起到治療作用。臨床可治療盆腔炎癥、陳舊性宮外孕、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閉經等多種疾病。哈老認為,臨證時應根據辨證分型。分別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等治法。
2.1盆腔炎癥的貼敷法
盆腔炎主要表現為腹痛、帶下量多、月經紊亂等癥狀。婦科檢查可發現一側或雙側附件壓痛,有炎性包塊,或宮體有壓痛。哈老常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類藥,如丹參、虎杖、赤芍、川芎、皂角刺、紅藤諸藥水旅濃縮后,將藥液浸濕棉紙貼敷腹部,行中藥離子導入,以促進炎性包塊的吸收。
2.2陳舊性宮外孕及子宮肌瘤的貼敷法
陳舊性宮外孕、子宮肌瘤屬于中醫的“癥瘕”范疇。哈老常選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及辛香走竄類藥物,如血竭、乳香、沒藥、松香、樟腦、三棱、莪術、大黃、羌活、獨活、白芷、透骨草、艾葉、川椒等藥布包,蒸熱敷于腹部,可明顯縮小癥瘕。
2.3痛經的貼敷法
哈老認為痛經多與“寒”、“瘀”有關,故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類藥物為主貼敷。哈老曾治一少女痛經,服中藥1年余罔效,哈老在中藥內服的基礎上,以丁香、木香、吳茱英、肉桂、川芍諸藥研末,加入青鹽中,每日熱敷腹部2次,治療1月余痛經消失,經血暢行。
2.4閉經的貼敷法
哈老曾介紹一驗方,以蜣螂4-5只,泥封焙干,去泥后研末,以酒調之,搓成餅狀敷關元穴,夜敷晝取,日1次。本法適用于瘀血內結、經閉不通者。蜣螂咸寒有毒,破瘀通經,血枯經閉者不宜用。
宮頸上藥法
宮頸糜爛是婦科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中醫治療該病主要采用宮頸上藥法。臨床報道治療該病的配方很多,其治愈率在80%-96%左右,但重復使用時,療效卻不盡然。哈老認為提高宮頸糜爛治愈率的措施有以下3方面:其一,注意上藥前消毒陰道與宮頸。可做陰道灌洗及用新潔爾滅棉球消毒宮頸。其二,注意藥粉的制作,應盡量研成極細末,以減少藥物對局部的不良刺激,利于藥物的吸收。其三,優化中藥配方。哈老曾治1例因重度宮頸糜爛而久不受孕的婦女,以珍珠粉、枯礬、乳香、沒藥、蛇床子、雄黃、硼砂、兒茶、血蝎、梅片、麝香等藥,研成極細末,隔日噴撤宮頸1次,經治療,患者宮頸糜爛面縮小,后受孕生1子。
哈老認為,婦科外治法的研究有著廣闊的色景,它既可提高婦科病的臨床療效,也是婦科基礎理論研究的一個途徑。婦科外治法的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發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