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在結交朋友上,有著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典故,如管鮑之交、刎頸之交、八拜之交等等...但也要知道,在古代交友也是有一定的評判標準的,且這些規則對于我們現在的生活仍然十分適用,下面我們就來羅列下,朋友交往應,注意的5個潛規則。
一、居視其所親
這里面的兩個關鍵字為“居”和“親”,“居”就是指日常生活,而“親”是指來往密切。就是說我們交往的朋友,一定要看他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和哪些人走的密切,正如其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能看出你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你的朋友經常與賢者相交,就可以深交,如果你的朋友經常和一些小人為伍,那你就要當心了。
二、富視其所與
交往朋友也要看他怎么樣去支配他自己的錢財,如果他常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去貪圖享樂的話,這樣的人不可以交往。如果有多余的財富,常去給予一些救濟的人們,那么這樣的朋友就可以深交。懂得給予的人善良的,他能在自己富足的時候能夠資助他人,那么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幫助你,與這樣的朋友交往,就不會有錯。
三、達視其所舉
當你的朋友深處高位的時候,要觀察他如何選取提拔下屬,如果他不可一世的任人為親,那么他多半會喜歡阿諛奉承,最好不要與之交往,而如果能夠任人唯賢,依據能力選用提拔下屬,這樣的朋友可謂是良士真人。
四、窘視其所不為
交朋友要看他處于困窘的時候要看他的道德底線在哪里,如果遇到困難能夠堅持操守,不做一些違背道德的茍且之事,那么這個朋友就可以深交,反之就不可交。
五、貧視其所不取
當朋友在貧困潦倒之際,仍堅守道德底線,不去拿取不義之財,那么這樣的朋友就值得你親近,反之,就不可以與之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