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000閱讀時間8分鐘
價值工程引進我國38年以來,在地產項目中的案例不勝枚舉。系統門窗的應用,正是基于價值工程中提升價值的五大途徑之一——成本略有提高、產品價值大幅提升。
系統門窗應用于地產項目,多是產品差異化策略的體現——通過一定的增量成本投入、形成產品的差異化,以獲取銷售溢價。
面對這種高性能、高成本的系統門窗,我們成本人多是第一次接觸,系統門窗好在哪?貴在哪?為什么好?為什么貴?搞清楚了這些問題,我們就能心中有底、專業篤定。在
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如何選?(上)這篇文章中,從技術角度、定性分析了系統門窗的三個主要問題:好在哪?貴在哪?如何選?
本篇將從成本角度、定量分析系統門窗與普通斷橋鋁門窗的成本差異,回答這三個問題:貴多少?貴在哪?如何選?
先做一個簡短的回顧。系統門窗——是運用系統集成的思維方式,基于不同的客觀環境和主觀要求所研發的門窗系統,它并非一流品牌部件的組裝,而是由多要素、多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所構成的有機集合體。在生產環節,系統門窗區別于普通門窗的主要特征是:研發、集成。詳細內容,請點擊閱讀:
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如何選?(上)。
貴多少?
系統門窗相對于非系統門窗的成本增量
由于我國的系統門窗多是引進歐洲系統,且各廠家之間技術上自成體系、并不兼容,造成系統門窗的個性化特征突出、配件通用性差、只能使用廠家配套產品。這些情況一方面造成價格高昂,另一方面使得價格間可比性差。
為了使數據盡量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文的分析對象中統一了相關技術參數和成本口徑。具體如下:(注:這是本篇進行數據分析的前提條件)
前提條件
· 時間/ 城市: 2017年上海
· 樓盤檔次:高端
· 洞口尺寸:1500*2400
· 窗 型:內開內倒窗LC1524
· 門窗品牌:一線品牌,系統窗為進口旭格AWS65
· 型材類別:斷橋鋁合金
· 玻璃配置:6low-e+12A+6鋼化
· 特殊事項:分析中不含鋼附框的成本
系統門窗相對于普通斷橋鋁門窗來講,其成本增量情況詳下表所示:
表中,綜合單價是門窗面積單價、平米指標是地上建筑面積單價。
簡單的對比就可發現,國產、進口兩種系統門窗相對于普通斷橋門窗,其地上建筑面積口徑的增量成本分別是68元/m2、213元/m2,與綠色建筑2星、3星的增量成本相近,相當于普通住宅地上建安成本的3%、10%。
貴在哪?
看似貴在型材、五金等有形成本上,實質是貴在無形
在
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如何選?(上)中,從技術角度分析了系統門窗貴在哪?其中特別提到研發設計、后續服務、綜合性能等非實體性成本是造成系統門窗成本高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下面對構成門窗的實體部件的成本分析和對比中,我們會看到這些非實體性成本的影子。
1、對比兩種門窗的綜合單價組成,以找到成本增量的關鍵因素。
先看綜合單價的對比情況: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相應的增量成本數據:
系統窗成本增量的構成情況
結論
成本增量
進口系統窗較普通斷橋窗的增量成本為851元/㎡(凈增147%)。
1、在總增量成本中,供應價部分占79%,是主要部分。
再來進行深入的對比和分析,下圖是綜合單價中供應與安裝的比重變化情況:
供應價:安裝價
普通斷橋鋁門窗
進口系統窗
通過對比發現,兩類門窗的成本在供應、安裝上的權重差異不大,說明系統窗的成本并未因為選材高檔而提高供應價的比重。這也印證了上篇
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如何選?(上)說到的“貴在哪”——貴在于“研發設計、后期服務、綜合性能”等多方面。“研發設計”等費用投入保證“綜合性能”,因此,供應價不僅包含“綜合性能”這看得見的成本,還承載了研發設計等無形成本。
下面再進一步分析綜合單價中的主要部分——供應價。
供應價的構成分析
普通斷橋鋁門窗
進口系統窗
兩類門窗在供應價部分的成本構成情況:
通過對比可知:
(1)成本比重降低:玻璃;
(2)成本比重不變:人工;
(3)成本比重提高:輔材、型材、五金。
深入分析發現,各個因素的成本比重提高、或下降的原因在于——是否與系統窗的研發設計有關。若該部件與研發有關則會增加其成本比重,如型材、五金、輔材;無關則比重不變或降低,如玻璃、制作人工。即:研發是產生系統窗成本增量的關鍵因素。
同時,我們再看兩類門窗在供應價部分的增量成本的絕對數的分布情況:
成本增量中供應價部分的構成情況
結論
供應環節的成本增量
進口系統窗較普通斷橋窗的增量成本為851元/㎡(凈增147%)。
1、在總增量成本中,供應價部分占79%,是主要部分。
2、在供應價的增量成本中,型材占比53%,是主要部分。
即:進口系統窗的增量成本中主要部分是供應價,而供應價的增量成本中主要部分是型材——這也印證了“型材設計與斷面專利是系統門窗廠商產生增值效應的重要環節”這一關于供應商盈利點的說法。
綜上所述,研發過程和專利成果是成本增量背后的主因,而型材、五金、輔材是研發成本得以推銷的載體和表現形式。而攤銷性質的成本,是一個可變成本,工程量多則攤銷后成本低——認識到這一點對于系統門窗這種高性能產品的推廣至關重要。
2、進一步拆解供應價,量化三大因素的成本增量。
1、型材
在上述分析供應,我們已發現型材的增量成本占整個供應環節增量成本的53%,是主要因素。
兩類門窗在型材成本上的差異有多大?
· 普通斷橋鋁門窗:型材單價=鋁錠價+加工費+隔熱條=12+6+3=21元/kg,按本案例窗型的含量10kg/㎡計算,折合每平米門窗的型材成本為210元/㎡;
· 進口系統門窗:每平米報價一般為500~700元/㎡,較之貴出1.5倍至2倍,而型材含量仍是10kg左右、增加并不明顯,暫時按增加20%估算,即型材報價暫且本案例數據565元/m2=12kg*47元/kg。
即:兩者在型材上的成本差異為355元/㎡。
下面分三個因素進行詳細分析:
(1)采購渠道的差異
本案例中系統門窗的型材為旭格公司統一購買,按采購渠道可分為三類:
?進口:門窗廠直接從旭格采購進口穿條型材;
?國產:門窗廠直接從旭格采購國產穿條型材;
?采購加工:門窗廠從系統供應商處采購隔熱條、型材、專用穿條機,自行穿條。該方式價格最低。
該原因造成的成本差異,目前暫無數據可供量化分析。
(2)材料本身的差異
?鋁合金材質及加工
系統窗型材由指定型材生產商加工,用6060的鋁合金,以德國標準的強度、厚度來生產型材,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其抗拉強度、條件屈服強度等指標,均遠優于國內的鋁型材型號6063。系統窗的壁厚一般為1.6mm厚于普通斷橋門窗的1.4 mm,線密度較普通鋁合金門窗增加20%左右,純材料成本整體增加30%左右。
因型材本身差異導致的成本增加約118元/m2——估算材料用量增加20%、材料單價增加30%。
?隔熱條
普通斷橋鋁合金門窗普遍選用國產隔熱條;系統門窗一般采用進口隔熱條,且隔熱條寬度較普通門窗的隔熱條增加40%~80%不等,例如旭格65系列的隔熱條寬度可達30mm,且需采用專門的穿條機,加上品牌壟斷優勢,系統門窗隔熱條成本較普通斷橋門窗隔熱條增加約90%~120%。
因隔熱條差價導致的成本增加約24元/㎡——由于隔熱條重量直接計入型材重量內,故不再重復分析量差;只考慮進口條與國產條對鋁型材加工費的影響約2元/kg,即增加成本12*2=24 元/㎡。
(3)其他非實體性的成本增加因素
除上述兩項后的成本增量為355-118-24=213元/㎡。
根據目前的分析,該成本增量是系統商(如本案例中的德國旭格)的無形成本攤銷,這些無形的成本包括品牌費、型材設計和斷面專利費等。
這一看法也從另一個方面得到佐證。國產系統門窗比進口系統門窗在型材上的報價一般低200~300元/㎡。這個差價基本上可以看作我國的系統窗廠家掌握了型材的開發設計與斷面選擇等系統性技術后不用再向國外系統商交納品牌和專利費用,從而降低了成本。
系統窗在型材上成本增量的構成情況
結論
在型材上的成本增量
進口系統窗較普通斷橋窗的增量成本為851元/㎡(凈增加147%)。
1、在總增量成本中,供應價部分占79%,是主要部分。
2、在供應價的增量成本中,型材占比53%,是主要部分。
3、在型材的增量成本中,品牌及專利占比60%,是主要部分。
系統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靠技術研發就能占到型材增量成本的60%,每施工一個平米的進口系統門窗,我們支付給技術專利上的費用就高達213元——在金字塔的頂端。
2、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是門窗的心臟,而不是配角。”——這一點在系統窗上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五金是系統門窗的核心部件,五金成本約占系統門窗的15%~20%,較普通斷橋鋁門窗增加約7個百分點,同時也是供應價增量成本的第二大因素,占比27%。
作為窗扇與型材的連接部分,五金是最容易磨損的部位,直接關系到使用的方便性和耐久性。
進口系統窗的五金配件為什么比非系統窗貴出近300%~400%?
其原因與型材類似,與研發和專利有關。“國外系統公司如旭格、阿魯克除了通過型材斷面的開發與設計獲取增值效應外,還利用獨特門窗系統技術單獨開發配件槽口,客戶必須使用其專用配件,在配件上獲得特有的附加值。”摘自《系統門窗即將走進千家萬戶,門窗企業都做好準備了嗎?》
3、制作輔材
系統廠家一般有自己專用的密封膠條,采用進口原料及抗老化特殊配方,具有很強的拉伸強度,良好的彈性,以及優秀的耐溫性和耐老化性,可以確保膠條保持穩定的性能長達20年以上。
普通鋁合金門窗密封膠條一般選用國產三元乙丙膠條,其價格一般為1元/m左右;系統窗密封膠條一般選用進口三元乙丙膠條,其單價為國產的3~4倍不等。此外,旭格門窗制作時采用專用組角、銷釘及玻璃扣條卡件。
因系統門窗制作輔材的組價并不明晰,現僅通過平米指標綜合折算,系統門窗制作輔材需100元/㎡,為普通門窗的5~6倍。
增量成本分析小結:進口系統窗較普通斷橋窗的增量成本為851元/m2(凈增147%),其中供應價部分占79%,是主要部分;而在供應價的增量成本中,型材占比53%,是主要部分;在型材的增量成本中,品牌及專利占比60%,是主要部分。
如何選?
從定位、目標成本、節能等方面綜合考慮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大家都對系統窗的成本組成有了一定了解,那么什么樣的項目才值得做系統門窗?如何選擇合適的系統門窗?
筆者近期進行了密集調研后認為,可以從樓盤定位、目標成本、節能要求等多方面綜合考慮。
1、樓盤定位
由于國產、進口兩種系統門窗按地上建筑面積計算的增量成本達到68元/m2、213元/m2,相當于普通住宅地上建安成本的3%、10%,比重相當高,非普通住宅項目可以承受。
根據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采用系統門窗的項目基本為以下情況:
· 一線城市的市區的高端豪宅
· 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的高端豪宅
· 售價均為7萬/㎡以上的項目
以下是根據幾個不同檔次項目的調研情況,歸納整理的一個簡單的門窗配置表,可供參考:
相應的成本情況詳下表:
2、目標成本
門窗的目標成本指標是一個項目用何種價格水平的門窗的限制因素,以墻地比0.25為例,門窗在選型時可參考下表:
3、節能要求
各地現行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對于外窗的K值要求趨向嚴格,以窗墻比≤0.4的普通高層住宅為例,K值要求詳見下表:
以上海為例,若做普通斷橋鋁合金門窗,窗框傳熱系數按常規3.0計,若要滿足整窗傳熱系數低于2.2,玻璃最低配置為5low-e+12Ar+5。
而系統門窗的型材K值遠低于普通鋁合金門窗的型材K值,以旭格窗系統為例,其窗框的極限K值可做到0.71。
同樣的65系列平開窗,以窗框比20%計,我們來看一下上海、北京兩個城市的普通鋁合金門窗以及系統門窗的型材配置上的成本差異:
不同玻璃厚度對應的型材用量及成本均不同,需根據項目自身定位進行統籌考慮、合理選擇。
總 結
在房企的競爭加劇及建筑節能政策升級這樣雙重壓力的疊加之下,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成為地產開發項目的核心問題。
而系統門窗,一方面能最好地滿足建筑節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可形成產品差異化、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從而提升競爭力和獲取銷售溢價,已越來越受到地產項目的關注和親睞。
但增量成本卻成為系統門窗推廣的一個攔路虎。國產、進口兩種系統門窗相對于普通斷橋門窗的增量成本高達68元/m2、213元/m2,相當于普通住宅地上建安成本的3%、10%,影響大。但,通過這篇文章的分析,我們了解其背后的主因是系統門窗的前期研發成本的攤銷,而該攤銷成本將隨著技術國產化、工程量增加等利好條件而逐步降低。
系統門窗,是門窗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說明:本文數據和分析是基于特定情況下的報價,主要為幫助沒有接觸過系統門窗的成本同仁們了解、熟悉其技術經濟特點,僅供學習和參考,如有意見敬請留言或直接與我們聯系。
5、
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如何選?(上)4、
不同的建筑節能標準對外窗成本有多少影響?3、
設計與成本的協同管理2、--進行中--
1、
鋁合金門窗(2.0版)正在尋找合作研究課題
這是地產成本圈推出的第一篇合作研究的文章,感謝所有參與研究、審核的朋友們。歡迎更多的朋友、單位提供需求和數據,地產成本圈將整合資源、一起研究、共同享用。
耗時兩秒
支持地產成本圈
轉發這篇文章到您的朋友圈
進入
成本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