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父輩的人一個問題:“你們是怎么存下錢來的?”
得到的答案有“勒緊褲腰帶”、“開源節流”、“要成家立業,父母靠不了,不靠自己哪里來的飯吃”……
我再想了想自己,真誠感謝信用卡,讓我有底氣說自己“經濟獨立”。
有大房子的人,都是怎么過來的?
我們這代人大多數都是一樣的,打出生開始就住在自己家里,也許再大一點就會經歷一次或者多次搬家,不管怎么樣,你我一樣的年輕人從沒想過有一天房子會成為一個問題。
幸運的一部分人在成家的同時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小房子,以及隨之而來的房貸;更幸運一些的,在家里添丁的時候又能把小房子換成大房子,當然還有更多的房貸;最最幸運又厲害的人,能在想要一個大陽臺種花曬太陽的時候,就能換上房子。
▲ 圖源:houzz.com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命好,時時有選擇,路路有回轉。
從房子變成家,還有這些路要走
住在小房子里的我們往往能精打細算,把每一個犄角旮旯都合理利用上,就像父輩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一樣。換了大房子,犄角旮旯還是要用的,只是終于可以合理的任性一下了,不必糾結床要靠墻才能留出衣柜開門的空間,需要鋪瑜伽墊的時候不需要把桌子椅子挪開,旅行箱也終于可以卸下臨時儲物箱的職責。
▲ 圖源:ins
大房子一怕東西多太亂,畢竟老公孩子狗子每一個都是bug;
二怕東西少太空,略微的浪費顯奢侈,過多的空白就成了常人難以駕馭的藝術感。
所以我們說哪怕房子再大,任性也需要有度。
大房子的收納要怎樣才剛好?
這里說的剛好,是指家里每一件器皿、每一個物件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不會因為擁擠而影響使用,也不需要都藏起來浪費時間翻找。
你需要,它就在手邊;用完了,隨手可及之處就正好是它該去的地方。
▏每個獨立的空間都需要收納▕
▲ 圖源:住范兒自制
這是一個標準的大戶型了,從CAD圖上可以看出,設計師為每一個房間都留了儲物空間,方便每一個屋子的東西都有地方可以去,有地方可以回。
這是我們所推崇的一種收納布置方式,尤其是在大戶型,每個房間都需要有獨立的收納空間。
▏柜子并非多多益善▕
這條原則適用于所有的戶型,越小的空間越需要擠出收納空間,只不過在大戶型中更應該注意克制,忍住一整面墻都打成柜子的沖動,過多的柜子除了帶來壓抑感,還有可能會給收納帶來困擾。
就拿市民王先生家里的廚房舉例。
▲ 圖源:見水印
一個12㎡的廚房,做了滿墻的吊柜和底柜,還是能有“琳瑯滿目”的效果,所以問題并不是柜子數量不夠,而是柜子不夠好用,既沒有為小家電留出合理好用的區域,也沒有給瓶瓶罐罐找到家。
相比之下,同樣為II型廚房,盡頭直通陽臺的市民唐女士家的廚房長這樣。
▲ 圖源:住范兒自攝
高柜放下了烤箱和微波爐,瓶瓶罐罐通通上墻,宜家小推車靈活又方便,還省下了一整面墻的吊柜。
▏“柜子不用就浪費了”▕
沒上大學之前,我的臥室有20多平,在里面塞了兩張床、一個四門衣柜、一個書柜、1.5m長的獨立大書桌、一架鋼琴,所有的東西都靠墻放著,圍了一個圈。使用的日常是其中一張床常年堆滿東西,我常常因為找不到東西怪罪媽媽給我收拾臥室。
那時候沒有斷舍離的概念,總覺得家里大什么都能放得下,柜子空著也是空著,反正我有獨特的塞東西技能(就是能把每一樣東西都剛剛好放到有限的空間里)。
這樣的想法導致我去年回家的時候還在書柜里找到了小學三年級和同學互送的多層掛式圣誕賀卡,帶香味的那種。
其實所有的收納空間都不是用來被塞滿的。
▲ 一個干凈整潔留有很大余地的廚房
圖源:houzz.com
大戶型更需要警惕這一點,不要因為家里收納空間多就不做斷舍離,更可怕的是仗著家里大就不為未來的收納預留空間,畢竟購買欲是不會消停的。
市民陳女士家就是大戶型收納的典范,有規劃有預留,好看好用。
▲ 圖源:住范兒自攝
大房子要怎么用才好?
很多粉絲在后臺問大戶型該怎么布置,其實每家每戶的需求不同,有的人想要衣帽間,有的人想要健身區,有的人想給孩子搭出一個游樂園……我們沒辦法給出一個模板,不過有兩樣東西倒是值得向每一戶人家推薦。
▏1㎡的儲物間減少收納困擾▕
毫不夸張的說,有儲物間的家整個收納系統都會不一樣。
想想自己家里吸塵器、掛燙機是不是都靠在某個屋子的一面墻靜靜待著,再想想有了孩子之后ta的嬰兒車、滑步車、自行車該放哪里,還有家里的行李箱,不用的時候是放在衣柜上積灰嗎?還是在某個地方攔住掃地機器人的去路……
所有這些東西,只需要一個1㎡、有規劃的儲物間,可以實現全屋立體式的收納,門一關,視線范圍內再也沒有雜物,掃地機器人和你一樣開心。
▲ 圖源:pinterest
▏3㎡的家務區提升幸福指數▕
如果家里有南北兩個陽臺,一般都會選擇把南陽臺作為景觀陽臺,北陽臺用來洗拖把、洗衣服,可是晾衣服還是要回到南陽臺。
這么從北到南走一趟,一路上滴水、腳印把地面弄臟,晾完衣服還得再擦地,真是折騰。
我們看看全世界最會做家務的日本主婦是怎么做的。
“日本收納教主”近藤典子在《尺寸間的井井有條》一書中就詳細的說明了一個完整好用的家務區該如何布置。
▲ 圖源:《尺寸間的井井有條》
家里空間不夠,怎么打造出一個家務區?
這樣一個區域只要3㎡,對于200㎡的大戶型而言絲毫不奢侈,卻能把打掃用具和清潔用品的收納,衣物的清洗、晾曬和熨燙,工具的清洗集中到一個空間。
動線順暢,再也不會南北穿越的晾衣服,也完全實現了“在哪里使用,就在哪里存放”的收納初衷。
怎樣真正把大房子住大?
市民王先生的家是一個建面60㎡的小兩居,家里有他和王太太兩口子,還有一只狗子。
一開始其中一間是書房,另一間是臥室,夫妻倆都愛看書,因此王先生對書房的規劃頗為得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王先生就找人愣是把兩居砸成了一居,客廳餐廳連起來有30㎡。
問起原因,王先生無奈的搖搖頭,指指狗子。
哦,原來狗子是哈士奇。
問起感觸,王先生提起精神:“也不怪它跑不開,沒砸之前我也覺得什么都有,但是哪里都不夠大,一砸了,嚯,豪宅!”
▲ 圖源:houzz.com
故事歸故事,不過仔細想想,道理很清楚,就像我們常常調侃的“喝酸奶不舔瓶蓋的人才是真土豪”一樣。
在空間有限的時候,我們會把一些需求在空間上做疊加,比如洗衣服在衛生間、工作區就在餐桌,臥室既存放衣物也睡覺,有時候甚至連玄關都是奢侈的。
▲ 圖源:ins
可是在大戶型中,空間不再成為一個明顯的限制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功能分區更清晰一些,同時讓公共空間更大,一家人在同一個空間里不同功能分區的地方做各自的事情,既不打擾,又其樂融融。
▲ 圖源:houzz.com
來源:住范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