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秋先生的畫中除了白雪皚皚 ,山寒水冷,也有那一抹醉人,靜謐的藍色~~~~
1、構好圖后,先用紙筋蘸墨拓印底下的樹形,注意疏密大小的對比,避免平均對待。2、用斗筆蘸清水潑后面的清水,用紙筋拓印后面虛的樹形,同時找出前面的樹形,盡量自然不刻板。
3、因勢象形層層掏染前面的白樹,注意虛實對比和樹的層次。
4、進一步調整,最后渴筆側鋒畫出樹干,樹干要注意前后長短,注意空間關系。
5、用雪地皴畫樹干根部以強調空間,順手擦出巖石,并用雪地皴處理雪地與巖石的關系。
6、根據起承轉合關系畫前面的山,只畫山頂裸露的巖石,虛出山腳的位置。
7、用中號雪地皴筆潑出天空,并潑出后面的山。
8、用小號雪地皴筆深入刻畫遠山,注意虛實對比。
9、用中墨畫黑色的樹,通過后面的樹深入襯托前面的白樹,注意樹梢的變化畫。10、用淡藍紫渲染白樹的背光面,力求自然生動。
11、調合適的藍色,根據設計好的色調有條理地通染畫面,一遍不足可以多染幾遍,一定要染出月光照耀的效果。最后用彈雪法提亮黑樹部分,落款完成。
精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