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越
我們先來設想一個場景。假設一個2018年的人,穿越到了1998年。
和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一樣,你保留了之前的記憶。
你知道2000年美國會興起科網股泡沫。也知道泡沫會在2001年破滅。
你知道中國A股,會有二個巔峰6124點和5178點。
你知道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的發家。
你甚至知道,京滬深的房價,會在未來十八年內,上漲18倍。
好了,我們現在再給你開掛一下,虛構甚至還有一個“房價指數交易所”。
以上海內環線房價為錨,2000年時價格是3000點。
到了2018年,大概漲到了60000點。
你可以象“股指期貨”一樣,投資于“房價期貨”。包括上20倍杠桿,搞各種渦輪對沖基金。
我們有且僅有一個要求,能訪問這個“房指期貨”的,僅限于和你一樣的其他2018穿越者。
請問,你可以靠這個“期貨”,賺很多很多錢。賺成億萬富翁么?
二)期貨
我相信99%的讀者,包括國內99%不靠譜的教授,大師,金融磚家。
大家毫不猶豫一拍大腿,“期貨能預知未來,那不是穩賺錢啊”。
好啊,你賺啊。
問你一句臉大無腦的話,“大家都是平等對手,你賺誰的錢”?
在一個“期貨”市場中,如果所有玩家,規定全是“穿越者”。
根據數學中最基本的“對稱性”。則所有人的最終回報,應該是一樣的。
期貨是個零和市場。
0除以N,還是零。
你賺誰的錢呢。
那么,“傳統思維”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錯了呢。我們來模擬一下,實際博弈過程。
好比2000年,“房價指數”是3000點。
四萬億之后,房價暴漲;你小算盤打打,就買2009年“收盤指數”好了。
“來,入貨500手”。
“好嘞,每手35000元”。
你大吃一驚,“為什么是35000元,難道不該是3000元么”。
“期貨和現貨的價格,不是相差無幾么”。
“哪頭豬告訴你,期貨現貨相差無幾”。
“哪頭豬告訴你,貼水只能有幾個點。最多百分之幾”。
“承惠35000元,進貨價。期貨比現貨貴10倍”。
“如果那天漲到35001元,您才能賺錢”
三)基礎概念
期貨,其實是一個二維數據表。
每毫秒報價一次
同一商品名下,卻有幾百個200912F,200909F,201806F……
理工科的人,極為嚴謹。A就是A,B就是B。
差一個字都不行。差上下文,都不行。
在“正本清源”的期貨理論,如果你的教授不是大蝦。
那么:2009年12月31日的交割價格,應該稱為200912F。
只有在2009年12月31日晚上交割的價格,才稱為200912F。
就象還錢一樣,沒到時間,就是沒到時間。
時間不同,就是不同。
你在2000年交易的,就只能稱為200001F,而不是200912F。
200912F
200909F
200906F
200903F
200001F
這是五種完全不同的商品。
你穿越回2000年,然后和朋友大談,“不要看現在復興佳苑3000元,到2009年時,可以漲到35000元/m”。
這句話的數學表述,其實是你認為:200912F=35000
絕對不是200001F=35000.
差一個字都不行。
我們看回這張圖。
假設所有的人,都穿越回了2000年。大家打明牌。
則每個人手里,都有這樣一張圖。
每個人都知道,2009.12.31的收盤價,是35000元/m。
這個時候,如果你想要交易200912F,則每一個人的報價,都是35000.
每一個和你對賭的人,都報35000元。
你能賺錢么,你一分錢也賺不到。
同理,如果你想要博2005年的房價,則每一個人,都會報20000元/m
你想博2018年的房價,每一個人,都會喊價60000元/m
每一期都有“升水”。磨去你所有的漲幅。
每個人都絕對聰明。
你從期貨市場中,一分錢都賺不到。
四)跨期套利
很多人會心里犯嘀咕。“咦,不應該是這樣的呀”。
“我既然知道了波瀾壯闊的大行情,怎么會賺不到錢呢”。總是應該有錢賺的。
對,你可以賺錢。
當期貨市場遠遠高于現貨市場的時候,你其實賺的是“囤貨”囤積的錢。
而且這是唯一的賺錢方法。
天底下的商品,大致分為二類。
1)第一類,“庫存”成本很小,接近于零的。
典型如黃金,螺紋鋼。
則他的期貨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明年價格 < 今年價格 一年庫存。
如果期貨的價格 ,高于“現貨”很多。你可以簡單的囤積倉庫,拋空遠期
2)第二類的商品,“庫存”成本很高,甚至完全不可能。迅速腐爛。
典型例如鮮花,水果,航空機票,鐘點工阿姨的工資……
對于這種東西,它的“期貨”價格,是可以遠遠拋離現貨的。
9月,10月,11月,完全可以是獨立的價格。每一個月大閘蟹價格,可以相差甚遠。
水庫想盡了腦汁,也沒有辦法“囤積”鐘點工阿姨的小時券。
對于地產這一行,最早的時候,房子是類似于A類產品。耐用品,慢消耗,折舊緩慢。
可以隨著政府一輪又一輪的“宏觀調控”。目前房子也漸漸偏向了B類品。
B類品的意思是,限購限貸限售限價,即使你知道了“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你囤積不了庫存,你也沒辦法賺錢。
如果,假設我們把一個人,穿越投機到2010年。
當時上海房價,大約36000元/平米。是現在的六成。還有獲利空間。
但這個人,哪怕“知道全部走勢”,他也沒辦法賺錢了。
因為2010年,已經開始“限購”了。
他如果實物建倉,買不了幾套。就被限住了。
而如果你玩“期貨”。問KFS能不能拿2016年的房子。
KFS直接報80000/m,直接報一個“未來價”。拍地皮面粉比面包還貴,你也賺不到錢。
微博上那群鍵盤嘴炮黨,動不動“早知道走勢,我也賺幾百倍”。
擦,水庫專業人士,建倉2N都跪銀行跪得口吐鮮血。
只有沒實戰的人,才以為世事容易啊。
親,打打鍵盤,做期貨,你是賺不了錢的。
首先,你需要一個倉庫。
有了倉庫,多一道手牌“套利”。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學習“奧派經濟學”,你可以很有把握地預測許多東西漲價。
某些漲價,是如此地確定無疑。未來十年,每年都漲,大牛市。
具體的例子,例如;
鐘點工阿姨工資
月嫂工資
足浴按摩
家庭教師
醫生
健身瑜伽
知識付費……
2018年,北京請一個“住家阿姨”,費用大概是5500~6000元。
我們毫不懷疑,到了2028年,這個價格,至少會漲到10000元以上。
問題是,“知道未來期貨的價格”,和“賺錢”之間,其距離無限遠。至少還隔了幾個仙女座大星云。
1)首先,不會有人和你對賭2028年“鐘點工”阿姨價格。
2)即使有阿姨愿意和你簽發“2028年,見券勞動一個月”,其售價,也不可能是5500元。
3)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方法,今天“存儲”下鐘點工阿姨的勞動。
因此,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波瀾壯闊”的大行情。眼睜睜看著這個價格翻幾倍。而賺不到絲毫的錢。
在現實中,我們找到少數幾個可以“囤積未來”的洞,全都發了大財。
知識星球的群友提問,一直有人問,“為了多生一個娃,犧牲幾年職場,犧牲幾年收入”。
我們的回復,一律都是“值得”。
因為“娃本位”,其本質是“儲存勞動力”。
等你孩子踏上社會,他起薪就會有幾十萬,很快就會破百萬。
哦,月薪100w。
五)期貨保值的是啥
期貨,并不能幫你“鎖死”價格。
今天喝一杯星巴克32元,你無論如何不能指望,20年后還是32元/Grande,無論用任何期貨手段,都不可能鎖定。
期貨,真正能鎖定的,是“價格的波動”。
在“手把手教你做次貸”#F540系列中,我們說到了“波動”對工業化國家生產的破壞。
尤其是現代工業,競爭加劇,許多制造企業,利潤微博,凈利潤可能不足10%
價格有波動,利潤:-4%,20%,-4%,20%
價格無波動,利潤:8%,8%,8%,8%
我不奢求賺20%,這樣反而吸引更多競爭者。
工廠最怕的是-4%。利潤如此微薄的情況下,再有輕微波動,直接就虧損了。發不出工資了。
因此現代企業,會用期貨來鎖死“價格的波動”。使得遠期原材料價格,保持穩定。
進一步的術語,稱為“套期保值”。
因為生產計劃可以保持恒定,所以可以安排更緊密的產量,提高生產力。
企業一張10億元的“套期保值”。最終拉動的生產力,可能僅僅只有100W元。
但這100W元,卻是實打實的GDP國力增加。
期貨是拿來鎖的,不是拿來炒的。
(yevon_ou@163.com,2018年10月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