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是心臟的營養通道,如果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會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導致心臟出現嚴重故障,嚴重者會出現大面積心肌壞死,危及生命。
注意疾病發作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按季節來說,最易發作的季節是冬季和春季;而按時間來說,每天清晨是高發期。
提醒大家,如果您出現以下癥狀,是心臟病和中風即將發作的癥狀,務必及時就醫:
心臟病發作征兆
01
近期內屢次發生胸背部悶脹、沉重或氣短;
02
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氣短、不能平臥、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紅色泡沫痰;
03
突然出現心慌、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
04
糖尿病人出現昏迷者;
05
不明原因的血壓下降,尤其在近期出現者;
06
突發的不明原因的暈厥或抽搐。
簡單來講,心臟病主要有四大典型癥狀:心口絞痛、胸悶氣短、心慌心悸、渾身乏力。
腦中風發作征兆
一過性黑蒙,即突然眼前發黑,視物不清,但數秒鐘后又能恢復;
短暫性視力障礙,即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陣發性發作;
扭頭的時候手麻,這是因為轉頭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的結果;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出現一過性偏癱或單癱,可能伴有失語,但持續時間短,多24小時內完全恢復,這表明已經有輕度中風;
老年人血壓波動劇烈或激增,頭痛頭暈耳鳴加重,精神緊張或神疲嗜睡等癥狀,這表示有可能發生出血性中風;
高血壓患者如出現眩暈,其中風的發生率要比未出現眩暈者高出16倍,所謂眩暈,即頭昏眼花,感覺自身和周圍物體在旋轉;
頻繁打哈欠也是腦中風的信號。
注意疾病預防
通常我們說的腦中風包括腦梗塞和腦出血,即一個是腦血管被堵住,一個是腦血管破裂。其中又以腦梗塞最為常見,它的特點是易突發、易復發。全球每六個人中有一個人可能在一生中得一次中風病;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中風,有1人因中風而終身殘廢。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朋友,本身又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心腦血管病,平時一定要注意疾病預防。
1
做好保暖工作,謹防著涼
心腦血管病患者要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天氣不好時盡量少出門,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因氣溫變化引起的血壓波動。如果需要出門,要注意保暖,減少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2
要合理飲食,管住自己的嘴
飲食上要注意四忌:
?要低油、低鹽、低脂,豆醬、咸菜、腌肉等最好不吃。
?不暴飲暴食,吃的過飽,造成心臟血液供應不足、大腦負荷加重。
?控制高熱能食物攝入,避免超重。
?不能吃含糖量較高的甜食,糖在體內仍轉變成脂肪,可增加血液粘度。
3
要適量運動,禁止過于勞累
早上起床后交感神經興奮,早晨低氣溫時鍛煉,血管驟然遇冷易收縮,容易誘發中風。心腦血管病人不要過早出門鍛煉,以太陽出來后或下午4時左右運動為宜,感覺微微出了汗就應停止運動。
4
保持平穩心情,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穩定和愉悅的情緒可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但一高興就忘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神經系統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很容易導致高血壓。當然,焦慮、憂郁、悲觀的負面情緒,也會使神經系統的功能發生紊亂,還可影響到血脂的正常代謝,最終形成動脈斑塊。
很多人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與自己無關,所以從不多加注意。然而有調查發現,在100個心梗患者中,70—80后有25人;100個腦梗患者中, 70—80后有5人。4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僅占總數的10%,但由于我國高血壓人群達1.6億,由此計算,40歲以下也有1600萬高血壓患者。而血糖偏高人群中,過半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