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雖然這些年家家戶戶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農村依舊延續著“家庭養老與社會救助供養”,這些說明了農村生產力依舊發展有限,所謂“家庭養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輪住養老”,父母老年的生活還是以家庭子女為主力!但是,近年來由于老齡化的逐漸顯現,很多上了歲數的老人仍然在外打工,這樣反應了農村養老與城市養老的差異!隨著父母年紀的增加,很多子女為了各盡孝心,在農村“輪住”養老成了一種普遍的形式!但是,面對這“平均”孝順,真的就貼了老人的心嗎?一個年過八十的老奶奶,哽咽的說,“寧可住敬老院也不想輪著住”,這是為什么呢?
對于老奶奶的無奈,肯定事出有因,在農村隨著“夕陽產業”的興起,這種微利模式下,很多老人還是希望住進去的,原因在于,雖然子女不在身邊,但是經常能看,俗話說“久住惹人嫌”,在誰家常住也容易產生摩擦,而在敬老院,有專人伺候,管吃管住,而且還有很多的同齡人,生活也很不錯!
但是在農村,輪住養老模式下,一般老人每隔15天或30天就從一個兒子那轉到另一個兒子那,倘若父母身體健碩,不妨礙子女工作還好,如果久病床前,又經常輪換,很容易造成老人身體不適!再者,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也并非“心甘情愿”,有些礙于面子在外人面前將的多孝順,但是老人住進家里了,就吹胡子瞪眼睛,這多與老人年少時與子女有隔閡造成的!
然而,在農村對于70后的尾部,80后的頭來說,如今他們的父母也已經年近70了,對于這代人家中子女不多,一般兩子的比較多,但竟出現了將父母“選擇養老”的境地,父母二人分居兩個子女的家中并由子女負擔父母的生活養老以及喪葬事宜,這活生生的將“父母”分開,難得這就是“平均”孝順!在我看來純粹是“偽孝”,畢竟“少年夫妻老來伴”兩口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其實,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如今很多養老與福利機構在農村落地生根,在我看來雖然每月幾百元年,就近將父母送進敬老院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孝順不是“面子”,只要為一心父母著想,多陪陪父母,其實在哪里,只要父母開心快樂就好!
最后,農村一句催人淚下的俗語,奉獻給大家,“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希望大家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孝順不要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