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參加過很多場招聘會,但是你一定沒有參加過全是老年人的招聘會。
日本的養老困境
日本知名獵頭公司保圣那(pasona)在東京和大阪舉辦了兩場老年招聘會,共有約500人前來參加。
最高的應聘年齡超過65周歲。該公司將利用該制度招募約80名員工。并將之命名為“年長社員”制度。
早在2018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表示,政府將把企業的繼續雇傭年齡從65歲提高至70歲,并計劃在2020年的國會上正式提出相關法律修正案。
70歲還在工作,這是我們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日本,你隨處可以看到還在工作的銀發老人。
這跟日本的國情有很大的關系。
第一,日本的老齡化社會程度最嚴重。
第二,生育率低下,勞動力嚴重不足。
根據2018年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日本共有3560萬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8%。
這是全球最高的比例。
日本國家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所發表了《日本人口預測:2016年至2065年》。
預測中顯示, 到2065年,人口老齡化進程將加快。
7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5.5%。
老齡化在日本,甚至被稱為“國難”。
老齡化問題是日本經濟陷入停滯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影響極為深遠,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力短缺、消費低迷、通貨緊縮、地方凋敝等嚴重后果,最為直接的表現之一還有養老的困境。
老齡化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育率低下。
英國《金融時報》的研究顯示,要不是勞動力萎縮,日本的經濟增長將會更加強勁。
日本的人口自2000年到2018年來減少了13%,而同一時期,美國人口比2000年增加16%,英國增加13%,加拿大增加21%。
日本也想了很多辦法促進本國的新生兒增長。
不管是給錢給補貼還是給假期,日本的年輕人就是不愿意生。
這些問題,其實正在我們國家一點點顯現出來。
中國正在走日本的老路
首先,中國的老齡化其實也很嚴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7年年末,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我們早就邁入了老齡化社會。
其次,中國的年輕人,也不愿意生孩子了。
巨額的育兒成本也使許多年輕人對生育“望兒卻步”。
這組數據統計了中國十大城市的育兒成本,北京以276萬居首,上海以247萬位居第二,深圳則以216萬居第三。
育兒=碎鈔機!
養育兒女費用高昂、職業婦女須面對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雙重負擔等壓力,使得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
即使國家放開了二胎,也積極的推行了一些其他鼓勵生育的措施。
但是這波年輕人,還是不愿意生。
導致的結果是什么?
是我們這批人老后,可能也要經歷一波日本人的養老困境。
等待我們的,就是晚景凄涼
低生育率必然導致養老危機。
尤其是中國的“超低生育率” “未富先老”必然創造世界上最嚴重的養老危機。
對于60后70后來說,他們大部分是多子女家庭。即使社保養老金不足,也還有子女可以做補貼。
但是作為獨生子女的80后90后,未來的養老壓力可能是災難性的。
已經不是一對夫婦養兩對父母了,當我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的時候,一對夫婦要養育的,就是4對父母了!
啥?你說不是還有社保養老金么?
在社保范疇里,不管是養老還是醫療,都只能起到一個最低的生活保障。
死不了,但是想要生活的很好,那是不可能的。
未雨綢繆,提前規劃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人不一定會生病,但是一定會老。
你有兩種選擇。
你可以只顧眼前。至于未來的生活是體面還是凄涼,都聽天由命。
你也可以未雨綢繆,提前打算。
規劃養老金的工具最好具有社保養老金的特性---活多久,領多久。
就目前而言,門檻低又具有這個特性的工具,只有商業年金險可以做到。
年金險的本質不是做理財而是做風險管理,管理的是養老的風險。
疾病和意外都屬于萬一的風險,唯有養老是我們必然面對的。
年金險在養老的風險功能就體現在能夠給被保人提供一筆與其生命等長的、源源不斷的、終身領取的,安全穩定的現金流。
因而年金險對風險管理最核心的就是對抗養老風險,對抗未來壽命未知風險,解決生命當中養老的問題。
限時福利
但是市面上的年金險有上千上萬款,魚目混雜,不是每一款都適合作為規劃養老金的工具。
而且,養老規劃是一個綜合規劃,你必須在你家庭所有的資產配置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遠遠不是買一份保險那么簡單。
我們邀請了國際認證財富管理師--韓敬老師。
她服務過上千家庭,還是多所大學的家庭理財特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