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才,永遠是稀缺資源。如何吸引來優秀的人才,是企業招聘永恒的話題。
你可能會想,只要錢給到位,沒有挖不過來的人才。可是,錢多少能到位?人的欲望,沒有止境。今天你給他一萬,明天他想要兩萬,后天他想要五萬;今天你升他做經理,明天他想當總監,后天他想當副總……真正從根上的解決方法,是把優秀的人才變成公司的一份子,所以,很多公司會有員工持股平臺。但如果基于種種原因,不能做股份或是股權層面的操作怎么辦,應運而生就有了合伙人機制,說穿了,你不是我的員工,你是我的合作伙伴。
合伙人,這個稱呼比打工仔不知道高級了多少倍,是不是看上去很美?
實際上,可能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就像我注冊了一家小公司,總共三個員工,還有一個是我小舅子,我出任了董事長兼CEO,名頭大的嚇死人,其實,有個毛線球用。人在職場,Title這東西別太當回事。公司有個職位是電話銷售,可這名想好聽點,咱可以改成咨詢顧問,一下就高大上了,這種調調糊弄下外行可以,敞開了聊的話,咳,都是千年的狐貍,整什么聊齋啊。
當然了,稱作合伙人,整體的薪酬績效體系會有不同的設計,可能提成更高,可能歸屬感更強,可能……存在更多的可能。至少從稱呼上,你感受好很多,就像有的公司內部,李總不叫李總,叫Charles,別看就是一個稱呼,它消滅了階級感。
不過,確實也有不少的公司,只是招聘職位換了個稱呼,工作性質和薪酬體系都一個樣,目的只有一個:忽悠你來。所以,是不是合伙人不是關鍵點,問清楚薪資結構很重要,不要被一個好聽的稱呼所迷惑,到底有什么樣的物質回報才是最實際的。永遠記住一點:你是來打工賺錢的,不是來聽老板談夢想說未來畫大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