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可能很多人看完《無問西東》,會感慨正義與善良的可貴,思考人生的意義、直面內心,但我更偏愛的還是章子怡和黃曉明這對。最近持續的難過也在其中找到了答案,準確地說,是逼著我面對現實:他只是需要我,而不愿意為我付出什么。
我本來只有一點點難過,但看到陳鵬不顧一切保護王敏佳的時候,我心里特別特別難過。人這一生或許會跟很多人相戀,但最后,一定會愛上那個愿意給你托底的人。
王敏佳、陳鵬和李想從中學時代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后來王敏佳和李想都進了醫院工作,陳鵬考上了清華,這時候三個人的關系就已經很微妙了,并不是單純的友情。愛情里二選一,從來都是個難題。
王敏佳最開始是喜歡李想的,心動的眼神騙不了人。她很欣賞他,就算他為了自己的支邊目的,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犯了錯也欣賞。她或許覺得他更有抱負,心懷祖國和人民。
或許是在教李想針灸穴位的時候愛上他的,兩個年輕的靈魂擦出愛情的火苗再正常不過了。或許是很多個類似于瞞著陳鵬給許老師妻子寫“警告信”的時候,比起陳鵬,他腦子更靈光。
我是很情緒化的人,而一旁的“優秀青年”李想作報告的時候,覺得特別悲憤、特別失望。
愛情在時代面前,什么都不算。
02
可偏偏陳鵬對王敏佳的愛,在那個時代的色彩下,顯得更加生動,更加浪漫,更加真誠,也更加溫柔。
他愿意為了她放棄工程研究,他要留下來照顧她;他注意到她的印章缺了“圭”,立馬刻了新的送她做生日禮物;他想起她穿著碎花裙子,偷偷刻了好多朵花想要送給她。
甚至,他誤以為王敏佳跟李想相愛的時候,縱然萬千難過,卻不想她糾結,甘愿放手送出祝福。在陳鵬心里,只要王敏佳幸福,他什么都愿意。
他明明是最不支持王敏佳“搞小動作”的,但在她落難之際,只有他自己,放下工作,近乎狂奔一樣沖到她面前。他以為她死了的時候,哭得那么絕望,是失去愛人的絕望,是失去親人的絕望。
幸好,王敏佳活了下來,雖然臉上留下了疤痕。陳鵬一定是不嫌棄的,他心疼還來不及,他愿意用一生的時間照顧這個女生的。
再回想兩個人在昆明老家對話的場景,仍然忍不住流淚。受傷后的王敏佳用圍巾幾乎蓋住了整張臉,她自卑,總覺得自己拖了陳鵬的后腿。但陳鵬沒有絲毫的嫌棄,他說: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
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
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時候把我推開
突然想起《芳華》里何小萍形容劉峰的那句,他是最好最好的,比雷鋒還要好,我配不上他。愛情的動人之處,不在于它讓人沖動讓人產生激情,而是發自內心的支持和篤定。
張小嫻說,我們放下尊嚴,放下個性,放下固執,都是因為放不下一個人。
愛人愛到了骨子里,不問對錯,不問東西。因為是你,所以我根本來不及去計較值得與不值得,我只知道我必須對你好。
03
陳鵬的愛,是持續不斷的。
從前的全新印章,差點沒送出去的木刻花朵,后來的一箱銀杏葉,一盒雪花膏,一罐護膚霜,一盒貝殼油......還有他答應寫給她的信,以及瘋狂的思念。
可能是沒有遇見過那種愿意死心塌地愛我的人,所以每次瞧見患難與共的情侶、夫妻以及親人,都忍不住的感慨一番。
也想被照顧,也想被珍視,也想做某個人的獨一無二,也想在漆黑的夜晚有人接,也想在困難的時候有人陪。
也想,在他的面前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像陳鵬對王敏佳那樣,給她對他真實的力量,無條件接受她的一切,好與壞、善與惡、是與非。
判斷一個人愛不愛你,不要看順境時他是否愿意陪你廝守,要看困境時他是否愿意施以援手。友情是錦上添花,但愛情,是雪中送炭。
相信我,我們總會遇見那個人的,他不一定有多強健的體魄、多寬闊的格局、多睿智的思維,但他是真誠的、溫柔的,他無條件支持你,他愿意給你托底。
從前我以為,愛情的核心是我相信你、我需要你、我愿意你,但現在我覺得,“我給你托底”是最動人的情話。
人山人海心有所愛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