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款:齊璜
鈐印:老木(朱文)?大匠之門(白文)
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是初秋荷塘的景象,蓮蓬已熟,荷葉開始枯敗,葉稈彎折下來,枯葉間仍開放著兩三朵荷花,但花瓣也已開始凋零,蜻蜓在荷塘上振翅而飛。白石老人通過墨色與赭石色的交互對比使秋天的意味躍然紙上。荷葉從邊緣至中心墨色由深而淺,葉脈看似寥寥幾筆隨意而為,卻讓荷葉有了凹凸的立體感。紅荷或挺立于荷葉之上或藏于荷葉之中,挺直有力的荷梗在畫面上交錯穿插,雖是殘荷之景,但多了生命的力度,并無悲秋凄婉的感覺。
白石老人一生愛荷,他曾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憶:“從梅公祠到星斗塘,沿路水塘內(nèi),種的都是荷花,到花盛開之時,在塘邊行走,一路香風,沁人心胸。”而荷花帶給他的不只是一番田園景象,還有暖暖的親情,彼時次子良黼年六歲,在塘邊草棚下看守荷塘,棚子小,太陽毒,良黼午睡時汗流如柱,白石老人看得心疼不已,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厚道老實,便讓他進屋休息,這是一段充滿了溫情的回憶。當白石老人晚年在京執(zhí)筆畫荷時,除了愛荷花出淤泥不染的品性,應(yīng)該也會想起在星斗塘老屋的種種回憶,以及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的音容笑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