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熱點] 近五年全國新課標卷主觀試題從設問看,生活與哲學部分主觀試題集中在第二、三、四單元??疾榈母哳l考點有意識的能動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和認識、真理的特點、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對立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否定觀、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實現等。試題主要是從分析原因依據、分析措施啟示、論證觀點正誤等角度設置問題,個別題目屬探究或開放類試題;試題一般都是微觀切入,突出考查對具體知識點的細化理解、確切把握、靈活運用。 [臨考囑托] (1)一定要重視對主干知識與高頻考點的考查,例如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等。對哲學原理的復習一定要重視微觀切入,尤其是注意用一個原理分析一個具體問題。 (2)注意審題,明確設問指向:分析原因依據、分析措施啟示、論證觀點正誤、探究具體問題等;結合設問要求去解讀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注意答案要點的組織和呈現,在準確運用哲學觀點或術語的同時,注意將材料信息融合其中,保證答案要點的充實性和層次性。與地方卷答案設置不同的是,全國卷哲學題答案只在開頭簡單表述一下原理,接下去是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對問題的分析文字量占全部答案的70%~80%左右。
一、如何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1.唯物論常用的觀點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要求我們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規律具有客觀性,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和利用規律;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2.應注意的觀點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2)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3)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4)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二、如何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1.認識論常用的觀點
(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認識具有反復性和上升性,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真理具有客觀性、條件性和具體性。
2.應該注意的觀點
(1)實踐的基本特征: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人們的實踐起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對實踐起阻礙作用。
三、如何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1.聯系常用的觀點
(1)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2)聯系具有客觀性,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3)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各種條件。
(4)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注意系統內部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的優化趨向;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2.應該注意的觀點
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四、如何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1.發展常用的觀點
(1)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物和舊事物的滅亡。
(3)事物發展的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4)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與質變。
(5)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
2.應該注意的觀點
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與外因。
五、如何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
1.矛盾常用的觀點
(1)矛盾普遍性要求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2)矛盾特殊性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
(4)主次矛盾辯證關系。
(5)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
(6)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7)對立統一的觀點。
(8)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9)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應該注意的觀點
(1)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2)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六、如何運用創新的觀點分析問題
1.創新常用的觀點
辯證否定觀。辯證否定觀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立足實踐,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2.應該注意的觀點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
七、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
1.歷史唯物主義常用的觀點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另一方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會存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3)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這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6)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要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頑強拼搏和自強不息;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應該注意的觀點
(1)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3)人生價值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我們的價值觀念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