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過后,總有些考生,特別是一些優秀考生總覺得發揮不十分理想,高考兩天沒有進入最佳狀態,咎其原因之一是考生生物鐘調整出了問題。
什么是生物鐘?能夠在生命體內控制時間、空間發生發展的質和量叫生物鐘。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鐘”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
人體隨時間節律有時、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節律。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的生物節律來安排每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成績。所謂智力生物節律,就是人有時記憶好,有時則差,有一定規律。反之,假如突然不按體內生物鐘的節律安排作息,人就會感覺疲勞,精力不能持久集中,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突破性、爆發性的質量就低、在精神上,心理上就感覺不舒適。
人體一天中生理波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挑選了四個時間段展示給考生:
上午九點:神經興奮提高,記憶力保持最佳狀態,此時心臟開足馬力工作,精力旺盛。
上午十點:人體處于第一次最佳狀態,積極性上升,此時創造力處于最旺盛時刻,任何工作都能勝任。
下午兩點:精力消退,這時是24小時周期中的低潮階級,此時反應遲緩。
下午三點:身體重新改善,感覺器官此時尤其敏感,人體重新走入正軌,工作能力逐步恢復,是分析問題和創造性最旺盛時刻,可持續數小時。
依據生物鐘的節律,考生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一、
二、
三、
①改變睡眠作息時間:每天22:00入睡,第二天早上6:00—6:30起床。
②起床洗漱完畢后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以徒手操為最佳。
③早餐時間:7:00—7:30。
④上午9:00左右,人體逐步進入興奮狀態。
⑤上午9:00—11:00做卷子、做題。
⑥12:00—13:00午餐。
⑦13:00—14:00午休半小時左右,睡不著也要放平靜養,閉目養神。
⑧15:00進入思維最佳時期。
高考考試時間的安排是符合人體生物鐘節律的,將生物鐘調整到與高考時間高度一致,考生的潛能才能充分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