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初一十分優秀的孩子為啥在初二直接就掉下來很多?轉眼之間就什么都不剩了?!其實這和初二的課程進化和安排有著天大的聯系。如果說,英語和語文還只是波動,那么數學對于很多孩子來說:不是晴天霹靂,就是旱地驚雷,最起碼也是特大地震!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初二的數學變得那么把持不住呢?我們先就,初一、初二的知識結構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可能部分家長不是很明白這些標題到底意味著什么,那么,可以簡單地給大家講講以下幾點:
1.基本在初一數學內容簡單易懂,沒有很難的知識模塊在里面。而在初二上學期,馬上就接觸到了初中數學最難的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單是由數到形的變化已經讓很多孩子難以理解;再加上武漢中考對平面幾何的偏愛,挖掘之深,題目之難,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那么這一切的發生也就不難理解了,難度坡度加大,以往對數學的投入,早已不能滿足新內容對孩子的要求。
2.那么單是數學的變化,為甚么會對排名起到這么重大的影響呢?其實,我們一直認為,初一得語文者得天下,但是到了初二初三之后隨著同學們對理科投入的加大(不加大,基本難提高),文科學科也會陷入瓶頸,大家都在差不多的水平,拿語文來說:高不過100,低不過80.數學則不一樣,高可達115以上,低50的也大有人在,在這樣的一個沖擊下,數學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拉分科目,決定了孩子的名次!
3.其實除了以上老學科的變動之外,物理的加入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新出現的物理,所涉及的物理知識和物理思想模型尚少,很多題目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和思路來解決,很多數學好的孩子物理上手很快!P.S.但是,隨著物理難度的上升,這一條很快就會走不通。特別到了高中這更是死胡同,所以也不要忽略物理思想的建立!
從上面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孩子在初二成績波動很大。特別是期中考試,很多以前把數學當優勢科目的孩子考得一塌糊涂。家長是又氣又急,但是有必要么?!其實沒有。
我希望家長理解,學習是一場馬拉松,不要過于關注一次考試的得失。八上期中,孩子數學考不好,基本可以理解為必然的趨勢,全卷均是幾何,對孩子的能力要求過高。幾何之于代數,在初中本身就更難一些,且不說輔助線思路的阻礙,就是證明過程書寫,對很多孩子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更希望家長能理解的是初中學習重全面,您千萬不能因為周圍孩子的情況忽視了自己孩子的現狀!我們需要承認,不同孩子確實適合不同學科!有的時候放棄數學拔尖,追求優勢學科,一樣可以在中考中獲勝!
不過放棄拔尖,不代表放棄數學,最起碼要在100以上,110的追求就看個人情況了。其他的學科,揚長避短,查漏補缺即可。所以,期中之后不要氣,也不要急,好好給孩子分析,看看未來,關注以后的學習計劃!您壓力大,孩子的壓力更大!您不去支持和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該怎么辦?所以,越考不好,請更多的鼓勵他們!您是他們最后的依靠!
所以,過去的就過去吧,學習還得繼續,多為期末準備!
那么怎么準備期末呢
雖然下半個學期就主講代數了,但是請注意:期末考試依舊以幾何為主,千萬不要學代數就不管幾何了,堅持每天完成兩道左右的幾何綜合題提升能力!這正是你追趕幾何的好時機!
下半學期代數學習較為簡單,即使學的很難,在考試里面也不會又很復雜的代數題目,中等的程度的孩子解決起來也不會有太大困難。所以同學們,幾何是道坎,解決就看現在了!多看多積累,多做多總結,你會發現,幾何也不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分配,正視自己的優缺點,祝大家在后面的期末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