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概說
一、指導思想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放在了突出位置,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核心價值向傳統文化回歸,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尋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古為今用,當代核心價值應當大量地從中吸取養分,而不能將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爐灶,事實證明那是行不通的。
為此,我們要結合德育大綱、中小學語文教學標準,結合"八榮八恥"和《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充分汲取傳統教育中科學的方法,在中小學科學、系統、適量地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使孩子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漸染,在道德、文化的修養上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與意義: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了語文能力。在指認式誦讀中使低年級學生擴大了識字量,在吟誦表演中讓中高年級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學生從中感受到歷史、地理、天文、常識、藝術知識的豐富,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5.誦讀的過程就是學生書面語建設的過程。傳統經典,字字珠璣,金聲玉振。我們應當讓廣大青少年在吟詠誦讀中含英咀華、銜華佩實,使他們不再有燦爛的心聲無以言表的尷尬,少一點粗俗的表白,多一點儒雅的談吐;少一點詞窮木訥,多一點含蓄幽默。在學習與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下筆有神。
三、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來源
(一)以儒家經典為核心的傳統經典。
(二)優秀的古詩文
(三)本土詩人和與成都有直接關系的歷史文化名人的詩文。
四 國學誦讀經典的處理原則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礎上,謹慎地棄除或改寫經典中一些確實與當代人價值觀念相沖突的內容,并做必要的說明,做到既對經典負責,又對教育負責。
在充分的實踐基礎上,做到典范化、科學化、校本化、時代化、趣味化、持續化
五 國學經典誦讀的的評價
只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采取激勵措施 ,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激勵。
第二部分: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內容提綱
一 幼兒園階段
(一)國學經典:
注音版的《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三)簡要說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專題"所選的詩文,要求以普通話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讓孩子從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記憶,準確地誦讀,獲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規范的語言訓練,對祖國對家鄉有基本的感性的認識和愛。
二 小 學 階 段
小學一二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注音版的《弟子規》
有計劃地復習誦讀注音版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詩詞:
《詠鵝》、《草》、《靜夜思》、《春曉》、《清明》、《一去二三里》、《憫農》(其一)、《江上漁者》、《江南》(漢樂府)、《江南好》(詞)、《風》、《詠柳》、《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村居》、《憫農》(其二)《游子吟》、《游園不值》、《楓橋夜泊》、《春日》、《回鄉偶書》、《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長歌行》(漢樂府)。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幼兒階段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規》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漸悟詞義句義,但不講解,不分析。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名勝聯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讓其實地地去走走、議議。
小學三四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注釋版的《弟子規》的誦讀理解。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校訂版的《朱子童蒙須知》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校訂版的《對韻歌》
(二)古典詩詞:
《江雪》、《憶江南》、《絕句-遲日江山麗》、《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驚風》、《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早發白帝城》、《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滁州西澗》、《尋隱者不遇》、《題西林壁》、《夏日絕句》、《望天門山》、《秋浦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樂游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七步詩》、《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題臨安邸》、《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鹿柴》、《贈汪倫》、《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劉克莊 "片片蝶衣輕"、浪淘沙【南唐】李煜"簾外雨"、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 魂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一二年級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釋版的《弟子規》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通曉其義,可以適當講解,適當討論。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歷史名人詩詞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應當講講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他們的一些動人的故事。比如,我們誦讀了諸葛亮的《誡子書》,就可以講講有關的故事。
小學五六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音版的《孝經》
有計劃地完成《顏氏家訓·風操第六》、《顏氏家訓·勉學第八》
(二)古典詩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詞》、《泊船瓜洲》、《望湖樓醉書》、《春江晚景》、《題西林壁》、《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贈花卿》、《示兒》、《石灰吟》、《竹石》、《過零丁洋》、《黃鶴樓》、《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天凈沙--秋思》、《漁歌子》、《獨坐敬亭山》、《春望》、《別董大》、《竹里館》、《春夜喜雨》、《烏衣巷》、《望岳》(杜甫)、《觀書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滿江紅》、《如夢令》(李清照)、《念奴嬌o赤壁懷古》、《關雎》(詩經)、漁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鷓鴣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揚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宋】文天祥"乾坤能大"、臨江仙·夜登小樓記洛中舊游【宋】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三四年級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經》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通曉其義,可以適當講解,適當討論。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歷史名人詩詞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應當講講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他們的一些動人的故事。
三 初中階段
七年級(初中)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釋版的《顏氏家訓》的"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四篇文本的誦讀
有計劃地誦讀校訂后的《論語》(上)
(二)古典詩詞:
【龜雖壽】(曹操)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唐)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 【泊秦淮】(杜牧·唐) 【浣溪沙】(晏殊·宋)、【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如夢令】(李清照·南宋)、【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山中雜詩】(吳均·南朝)、【竹里館】(王維·唐)、【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參·唐)、【滁州西澗】(韋應物·唐)、【江南逢李龜年】(杜甫)、【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約客】(趙師秀·南宋)、【論詩】(趙翼·清)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顏氏家訓》難度大,特別注意"口誦心惟",教師可以適當講解。詩詞誦讀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歷史名人短簡誦讀。
八年級(初中)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釋版的《顏氏家訓》的"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生第十五、歸心第十六"四篇文本的誦讀
有計劃地誦讀校訂后的《論語》(下)
(二)古典詩詞:
【長歌行】(漢樂府) 、【野望】(王績·唐)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黃鶴樓】(崔顥·唐)、【送友人】(李白)、【秋詞】(劉禹錫·唐)、【魯山山行】(梅堯臣·北宋)、【浣溪沙】(蘇軾·北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贈從弟】(劉楨·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唐)、【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無題】(李商隱·唐)、【相見歡】(李煜·五代南唐)、【登飛來峰】(王安石·北宋)、【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顏氏家訓》難度大,特別注意"口誦心惟",教師可以適當講解。詩詞誦讀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仍然關注成都歷史名人短簡誦讀。
九年級(初中)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釋版的《道德經選》(見《中國新國學經典詩文誦讀)
有計劃地誦讀校訂后的注音版《禮記選》
(二)古典詩詞:
【觀刈麥】(白居易·唐)、【月夜】(劉方平·唐)、【商山早行】(溫庭筠)、【卜算子·詠梅】(陸游)、【破陣子】(晏殊·宋)、【浣溪沙】(蘇軾)、【醉花陰】(李清照)、【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朝天子·詠喇叭】(王磐·明)、【從軍行】(楊炯·唐)、【月下獨酌】(李白)
【羌村三首】(杜甫)、【登樓】(杜甫)、【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李白)、【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門太守行】(李賀·唐)、【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宋)
【別云間】(夏完淳·明)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道德經》的詮釋版本很多,教師講解時一定要始終遵循一本的講法,比如傅佩榮的講法就比較到位。詩詞誦讀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仍然關注成都歷史名人短簡誦讀。
高中一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釋版的《孟子選》(見《中國新國學經典詩文誦讀)
(二)古典詩詞:
讓我們學會愛古詩詞專題誦讀
(一)愛情是讓人變得崇高的情感
(二)故鄉是生命的起點和終點
(三)朋友是你自己送給自己的禮物
(四)愛國是我們做人的本分
(五)愛生命,愛生活,愛世界
讓我們學會忠誠古詩詞專題誦讀
(一)要忠于國家和人民
(二)要忠于自己的承諾
(三)要忠于真理,執著于真理
[注:以上的古詩詞篇目,基礎成都外國語學校長期的研究成果,有一個專門的系列,由于時間關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孟子》講解比較合適的仍是傅佩榮的講法。詩詞誦讀以主題為指針,以討論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為高考服務,為終身服務。"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仍然關注成都歷史名人專題研究為主要形式。
高中二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音版的《三十六計》
(二)古典詩詞:
讓我們學會面對古詩詞專題誦讀
(一)在面對中懂得堅韌和頑強
(二)在面對中學會淡泊寧靜
(三)在面對中學會達觀幽默
(四)個性是學會了面對后的固守
(五)仰是學會了面對后的執著
[注:以上的古詩詞篇目,基礎成都外國語學校長期的研究成果,有一個專門的系列,由于時間關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三十六計》的誦讀采用注音版的原則,是為了讓即將進入高三復習的學生進一步校正自己的普通話讀音,二是啟發學生進行務實地思考,克服知易行難的問題。詩詞誦讀仍以主題為指針,以討論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為高考服務,為終身服務。"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仍然關注成都歷史名人專題研究為主要形式。
第三部分: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實施的建議:
一 提高誦讀認識:
口誦心惟是傳統語文教育基本的讀書方法。古人寫文章、作詩注重音律,文言文駢散結合、長短句交錯、平仄錯落有致,而詩詞曲賦語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熟讀成誦,才能更好地體會文本的內涵,領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能更好地體會古詩文的音韻特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而形成語感。真所謂"讀出輕重、讀出抑揚、讀出舒緩、讀出雅俗、讀出凝重、讀出情感、讀出境界!"學生明確了誦讀的重要性,就會充滿熱情的投入其中,品嘗大量誦讀帶來的甜美滋味。
二 制訂誦讀計劃: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克服學生古詩文誦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按照教材及誦讀建議有序地進行。不可貪多,也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甚至搞一股風。從語文學習來說,只要我們以口誦心惟的方法,讓學生持之以恒地誦讀積累,其最終效果遠勝于教師的滿堂灌。
時間安排:每周一節課、晨晚十五分鐘、假期不放松。
三 安排專題性的誦讀演示:
經典誦讀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可以組織一些專題性的誦讀課,讓實施的教師把握其施教分寸。
四 開展實踐活動:
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誦讀的積極性,使國學誦讀持續下去。擬制定以下多項活動:
(1)安排古詩文誦讀比賽。各班挑選出五位選手,組隊參加年級比賽,由多名語文教師組成評委。比賽題型有必背題、接龍題、搶背題、表演題等。
(2)古詩文知識比賽。內容涉及詩詞發展演變中的常識、詩人介紹、代表作品、風格流派、藝術手段、文化視點等。
(3)古詩文名句填空比賽。
(4)古詩文書畫作品展。為了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將詩文和書法結合,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圍內舉行一次師生古詩文書畫作品展。
(5)詩詞短劇表演。學生選擇詩詞作品或詩人故事編寫出短劇,自導自演。先在班級表演,擇優在學校大型文藝會演中表演。如杜甫《飲中八仙歌》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可著重表現李白瀟灑豪放、蔑視權貴的品行;白居易《琵琶行》有凄婉的情懷、悠揚的音樂、經典的詩句等等。
(6)仿寫改寫和創作。在大量誦讀、多方面熏陶的基礎上,鼓勵、指導學生進行仿寫改寫和創作。仿寫從四言、五言、七言到長短句都可,改寫指改成散文詩、散文、短劇、小說等,創作則更不拘形式。期末匯編成個人詩集。
(7)編寫古詩文專集和個人詩集。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完成。專集必須有集名、封面設計、目錄、主題等,盡可能有藝術特色。
五 評估驗收成績: 寬容、褒獎為主。
古詩文誦讀必須注重實效,強調過程,注重評估。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每一項活動、記錄學生的每一個成績、評價學生的每一份收獲,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朝著活動的縱深發展。每個學生擁有一張古詩文誦讀成績卡,記載學生背誦默寫成績、參加活動次數和成績等。記載、評估的工作主要由學習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組長負責,教師監督、指導,并按期向家長通報成績。同時,將古詩文誦讀成績作為語文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工作保證了活動的持續、有序、有效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