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國產青春片火了,電影《匆匆那年》上映9天累計狂卷4.06億票房。從2013年的《致青春》,到后來的《同桌的你》,再到今天的《匆匆》,青春愛情三部曲乘著懷舊東風,票房一路昂首挺進。然而這幾部影片卻陷入了爭議,網上傳這樣的段子:“眼下的懷舊青春片要被民營醫院植入了嗎?動不動就給無痛人流打廣告!《致青春》里有打胎就算了,《同桌的你》也打胎,《匆匆那年》還打胎。這幾個片子干脆改名叫《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好了。”
三部曲or三胞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
而大公網娛樂頻道12月15日刊登專稿直接發問:印象中的青春片,應該是“那天天很好,而你正好穿了一件我很喜歡的白襯衫”的感覺,空氣里都漂浮著荷爾蒙的氣息,情竇初開的他羞澀試探年少悸動的她,然而如今活躍在熒屏上的青春片,滿眼的45度明媚憂傷和唯美大逆光,星光閃閃淚光點點,一成不變的初吻、出軌、墮胎、三角戀梗屢屢出現,不禁讓人想問國產青春片到底怎么了?這些導演是都商量好的嗎?
三片三中,墮胎率100%
《致青春》里女神阮莞冷著臉親自陪自己的小三去打胎,然后轉身回來對自己的渣男友說了那句“只此一次,下不為例”的經典臺詞;《同桌的你》把人流情節作為了男女主角走上愛情巔峰的鋪墊;而到了《匆匆那年》,女主角倪妮打胎時選擇“我不用麻藥”,對劈腿男主彭于晏進行了傷人先傷己的毀滅性報復。愛情3部曲,3次打胎,墮胎率高達100%。青春的回憶確實匆匆,青春有時帶來的傷痛也讓人追悔,但只有用一個意外到來的小生命的消逝才能表達這種追悔?這種傷痛?
異地小三,分手率100%
當然,對于那些顏好、有錢、又有才的人來說,青春里永遠不乏追求者,于是,三角戀乃至N角戀自然也就成為電影里不能錯過的橋段,但這幾部電影男女主人公們無一逃出分手的結局。
《致青春》中除了女主角鄭微、林靜和陳孝正這一條三角感情線,還加入了女二阮莞、趙世永、師哥老張這第二對三角戀,撐得劇情豐滿起來,但一路的青春記憶及至成年后,伴隨的多是糾葛和夢魘,剪不斷和理還亂,搭上的除了愛情,還有生命。
《同桌的你》男主角林一的同學Tom追求女主角周小梔的行為,使得兩男生之間爆發激烈沖突,周小梔對林一不理智的行為進行了處罰,把兩人每次約會時間從21分鐘縮減到13分鐘,而這段三角戀則成了后來拼湊“5211314”這串數字的重要一環,但倆人終是現實地敗給了異國戀。
《匆匆那年》作為一部商業片,選取了當前商業價值頗高的彭于晏和倪妮,再加上跑男二人組,選秀二人組,情節中更是將三角戀、劈腿、暗戀、備胎、日漫等元素融合,電影結尾始終在糾結男主角有沒有后悔當初分手,而女主角遠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下,一襲紅色長裙嫣然一笑,完成了對這段青春的最美謝幕。
三部戲中女主角的青春難逃分手一幕
女神渣男,車禍率33%
韓劇中“車禍、癌癥、治不好”的老套劇情一度廣受詬病,然而國產青春片還在把這個悲情套路搬上熒幕。《致青春》中阮莞毫無預兆遭遇車禍,女主角的青春和友情隨著這“砰”的一聲完結。從觀眾的實際反應看,車禍劇情屢試不爽,人們雖然在一邊大罵情節老套,但一邊還是會偷偷抹去流下來的眼淚。
青春片你怎么了?
青春片為何總是這個路數?從導演、編劇再往前找,我們順利的找到了改編的原著。青春傷痛小說的作者多為80后,生活在物質和文化逐漸豐富時代中的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陪伴,但卻獲得來自世界的信息,思想和情感相比之下更加細膩豐富,難免充斥著各種憂愁和焦慮。青春的記憶和感性的心靈使得創作者將這種“傷痛”藝術化、放大化,在追憶和嘆息中形成情感的噴發。
反觀大陸青春愛情電影,想要形成大陸的青春電影市場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基于大陸的青春傷痛文學,通過電影的藝術敘事手法,同時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大了其中的傷痛。因此,墮胎、車禍、三角戀等情節層出不窮。
擔任過2005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的阿城在他的著作《遍地風流》中這樣說道:“青春小說在中國,恕我直言,大概只有王朔的一篇《動物兇猛》……理會到感覺,寫出來的不是感覺,而是理會。感覺到感覺,寫出來才會是感覺。”阿城認為王朔的《動物兇猛》是合格的青春小說,這個觀點被姜文執導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加以肯定,在《陽》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由青春期反映出來的青春,是最直接的青春體現。
青春片還能火多久?
愛情是絕大多數電影都會用到的元素。據統計,2013年所有愛情電影票房總和達77億,約占全年票房的35.3%,領先其他任何一種類型片。該類型影片投入少、門檻低、受眾廣、收入高的特點,堪稱“吸金利器”。
而電視劇《知青》的導演張新建直言,是在偷懶、能力和票房的三重壓力下,國產青春電影才走上“不墮胎不青春”的結局,。換句話說,一味地墮胎、煽情,只能說明創作人員的思路單調,想象匱乏。
有網友這樣向導演呼吁:“中國人太苦了,父輩們苦惱讀不了書,我們苦惱太多書要讀,幾代人,沒幾個人的青春拿得出手,如今,只能通過別人的青春,尋求補償。 但是,那些拍青春片的導演,咱們商量下,下次能不能別讓女主角墮胎了。”這并不是玩笑話,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對國產青春片的呼吁絕不止這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