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家理發店,但我非常看好它的前景。就這么定了,我投錢,你做事!” 對方是經緯創投的負責人,熊國平接完電話內心一陣狂喜,就在兩年前,他還在為這家店能不能開起來憂心不已。
近日,一家小小的理發店獲得了經緯創投數千萬A輪投資,加上此前獲得廣發信德領投的Pre-A輪投資,它已手握上億資金。這家號稱“讓剪發回歸本質”的理發店宣布即將在行業掀起一輪腥風血雨的淘汰賽。
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化、經營成本的大幅提升……和所有店鋪一樣,如今理發店的經營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果老板的經營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來應對這種變化,那就很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殘酷懲罰不改變、不學習的人。
開店賺錢的關鍵是老板有沒有能力適應變化并建立自己的經營賺錢系統。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家理發店是重塑了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才在眾多店里脫穎而出,受到資本垂涎的。
在寫這篇文章前,鋪鋪旺先在網上搜索了一下人們普遍的理發經歷:
顧客甲:強制推銷、捆綁銷售在這個行業已經是橫行霸道。我們是工薪階層,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消費方式,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套餐和會員制度。
顧客乙:有一次去理發店,老板看著我頭發說你的頭發在哪里燙的,太差了,在我們這里肯定給你燙得很好,巴拉巴拉……我回答,上次在你們這里燙的,老板不說話了。
顧客丙:優秀的理發師是當今中國美發市場最缺的,因為傳統的理發店已經變質,成為各種洗發水護發產品的推銷店。
顧客丁:想當初我去理寸頭,說是中途給我用了高級護發素,收了100塊,這種傳統坑人的爛理發店都去死吧!
離開馬云,一頭扎進美業
這家理發店叫優剪,目前在深圳、廣州共開了105家店,創始人熊國平曾在阿里巴巴工作七年。
中國有13億人,每個人都要剪發,美發市場在中國有數千億元規模。由于家人從事美發工作,熊國平了解到美發行業諸多問題,比如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行業亂象嚴重、惡性競爭等等。他覺得用互聯網思維和傳統美發行業進行碰撞,提升效率、改變美發行業現狀,這是一片藍海。因為日本和歐美都有上千家連鎖店的理發巨頭,想比起來,國內尚未出現大的連鎖品牌。
聚焦“純手藝、只剪發”
優剪的定位是“純手藝、只剪發”,目標客戶是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
和染燙相比,剪發毛利最低,但最考驗發型師的技術。熊國平認為,只做剪發和優剪的核心理念有關——希望改變行業“不重視剪發以及推銷辦卡”的現狀,讓發型師能以純手藝掙錢,贏得客人尊重。這反過來也能給客戶更好的體驗,發型師在給用戶剪發時,先要和用戶進行足夠的溝通,直到兩者達成一致,才會開始剪發,并且在剪發過程中不斷尋求客人意見,滿意發型會被記錄檔案方便下次參考。
發型師全程只做一件事,為你剪好發。店面不收現金、剪完發線上掃碼支付,給出評價。優剪會綜合大家意見不斷完善,讓剪發更靠譜。
淘汰前臺,微信預約支付
手藝純粹、專注剪發,在經營中將不需要的設備和服務完全剔除,彌補和增添行業沒有想到的其他服務——這是優剪的理念。沒有前臺、沒有洗頭區,40平方米的空間加上四、五名理發師和理發吧臺幾乎就是一家店的全部。
顧客直接用微信預約理發,像點菜一樣,選好門店、理發師,進入排號階段。到店后,理發師跟顧客進行必要的交流,動剪,結束。顧客對理發師做評價。整個過程有效率、有質量。
年輕人愛嘗鮮,來優剪的客人也大多是年輕人,這正符合熊國平設立的目標客群——年齡是19-30歲,客單價在35-60元。“我們不做最低端的消費群體,也不做超高消費群體。”
價值觀和高薪酬雙管齊下
服務背后最重要的是人,如何吸引、培訓并留住人才呢?
熊國平用了兩招:
1、是招到價值觀相同的人,這些人真心希望通過手藝賺錢、獲得尊重。
2、采用激勵機制讓理發師薪酬高于同行。優剪對理發師會有KPI考核,KPI達到就能拿到底薪,發型師底薪約在5000-6000元,超過的部分則有提成。如果服務好,預約的顧客多,發型師收入可以輕松過萬。
優剪還對發型師做嚴格的選拔考核,制定了靠譜認證系統,優剪選發型師的認證標準有以下:
1、手藝過硬,擅長剪發;
2、技術成熟、至少五年以上美發經驗;
3、得到業界認可;
4、口碑好、人氣高。
在互聯網+時代,運用技術手段提升效率是傳統行業的新機遇,優剪熊國平通過重構這種商業模式迅速開出100多家理發店,你的店鋪還在原地踏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