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每周試玉(201)|嘉賓【張金英 李明科 王國欽】

前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于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于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小樓周刊(205):2020年第三十九期,自選數首點評并刊出。(有自愿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并在小樓所有平臺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 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系。)


庚子農歷八月十三日寄筆
潘振華(黑龍江)
倚岸享長風,滄波潤老瞳。
山蒸秋色里,鳥度夕陽中。
索句邀丹葉,開襟接白蓬。
夜來云杳杳,涼月不朦朧。

英子點評:此律運筆老道嫻熟,句式錯落有致,用語洗練靈動,尤以動詞運用貼切新穎。頷聯之“蒸”化靜為動,秋山染色漸濃,仿若見到秋色于山間漸次鋪排展開;“度”化動為靜,將動態的飛鳥定格于夕陽之中,如同一幅寫意畫。唐·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頷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為千古名句,此處之“蒸”有異曲同工之妙。相較而言,頸聯的表現力弱了許多,是為一憾。

李明科點評:首聯設境,眼界開闊,“潤”字甚穩。頷聯景,承“老瞳”而來,目所見也。山蒸秋色、鳥度夕陽,暗喻老者之積極生活態度,景語亦情語,而頸聯乃晚年生活的具體化。結聯景、情交融。“不朦朧”照應“老瞳”,結構綿密。



七賢祠
楚家沖(湖南)
獨許靈王大襟懷,縱橫人物盡歸來。
而今漸近春秋局,板蕩風云待霸才。

英子點評:詩人的“感賦”來自“發思古之幽情,往往是為了現在”(魯迅語)。此絕前兩句著筆于趙武靈王之廣闊胸襟,盡收縱橫人物,故使趙國軍力日益強盛。后兩句寫今日“漸近春秋局”,動蕩局勢有待霸才加以穩固,至此,方以“霸才”緊扣題目之“七賢”,謂之“點睛”。詩人的敏感來自于自身的觀察與判斷,尤其是現實題材。此詩整體大好,惜“襟”字出律,許是作者習慣讀成四聲所致。

李明科點評:七賢祠供奉趙國七位賢人。“獨許”主語為下句之“人物”,賢人良將,唯有大胸懷之君主,方能來也。起、承成因果,記七賢祠之實,亦議論。第三句之“春秋局”,為轉結之關節,古今之情勢漸近也。前兩句述古,后兩句道今,而以“人物”貫穿古今。觀點明晰,立意高遠,酣暢大氣。



村  居
劉魯寧(上海)
農桑了卻賞秋閑,三五人家枕水眠。
落日恰將山背影,輕輕推到小窗前。

英子點評:本期作品中,尤其喜歡這首輕靈的田園小詩。作者以簡淡的筆調描繪了簡約的村居生活,勾畫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秋閑圖景:了卻農桑之事,方可得閑,自然“枕水而眠”;因閑而賞景,然作者沒有直接描繪所賞之景,而是如同攝影師一般,將鏡頭對準落日,讓落日演繹出精彩的風景——落日下的山背影定格于小窗前,這是鄉村永恒的風景,足可讓你賞之不盡,從而含蓄地表達了對村居生活的喜愛之情。如此,田園風味盡出。

李明科點評:境清靜,人閑適,有唐人田園詩之韻味,清新淡雅。轉結尤妙,擬人筆法。一“推”字,山影臨窗,更顯幽靜,賦“落日”以情,亦詩人對農夫之情也。小詩善于于細處取景,意境優美。



川普確診新冠
夢欣(舊金山)
驚奇十月已登場,主角嗚呼疑中槍。
大意荊州皆古訓,小冤黃蓋是文章。
欲興霸業敢輕死,為試天機能赴湯。
吾勸仇家勤把玩,彈冠未可宰牛羊。

李明科點評:以現實熱點為題,以議論為詩。以議為詩者,最忌空泛而流于俗,則詩味索然。本詩先著一“驚”一“奇”,引人注意,再以眾人之議為鋪墊,兼之用典,而后立論,頓生詩味。頷聯“小冤黃蓋是文章”乃為全詩關節。頸聯為論據。結聯蕩開,勸人深思。

王國欽點評:這首律詩所表現的內容,不僅是最新的世界題材,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題材。詩人以中國之典用來表現美國政治,好像也能信手拈來,如“大意荊州”“小冤黃蓋”等。僅這一點,已可見出詩人敏感的政治膽識與駕馭這一題材的藝術功力。唯“嗚呼”二字,在此處容易發生“一命嗚呼”之誤讀,建議改為“凄然”如何?



庚子中秋
楊逸明(上海)
桂花香里共忙乎,人自蕓蕓月自孤。
明月風情甚單一,世人心態各相殊。
低頭忽念思鄉李,把酒長懷弄影蘇。
愁緒今宵抽百尺,清輝麗句串成珠。

英子點評:此律在結構安排與遣詞造句上均自成一體,有別于同題材作品。首聯直接入題,以“桂花香里”設定中秋環境,“共忙乎”道出中秋總體概貌,以此總起;對句緊扣“忙”字展開,以“人”“月”不同的情形進行對比。頷聯緊承其意,由面到點,分別寫明月的“孤獨”與世人之“蕓蕓”: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風情很是單一,誰曉得其中之味?而蕓蕓眾生之心態卻是各不相同。以此鋪墊,頸聯再次由面到點,即由世人心態過渡到自身中秋夜之情懷:低頭忽念思鄉李,把酒長懷弄影蘇。此聯“思鄉李”“弄影蘇”用典無痕,巧妙融入李白“低頭思故鄉”與蘇軾的“起舞弄清影”之句,含蓄地表現孤獨情懷,用語新穎獨特,是此詩亮點。尾聯虛實相生,正如李白之“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以夸張手法寫愁緒之長一樣,“愁緒今宵抽百尺”化無形為有形,亦是突出今宵愁緒之長,且將這種情懷賦予明月清輝,串成此篇罷。至此,完成了中秋思緒的流程。

李明科點評:取詩中之數珠,“孤”、“單”、“愁”可見其“清輝”。個中情懷,與“蕓蕓”眾生有殊,而與“思鄉”李白、“弄影”蘇軾相通,當今士子清懷獨抱之個性也。結聯尤為形象真切,哀而不傷。語言清麗而蘊藉,用典通俗而雅潔。


庚子中秋登漫山花溪谷
江合友(河北)
谷染紅楓點,層林滿煦陽。
飄風驅絮帽,尖嶺刺陂塘。
泉紡巖間布,石移鳶尾香。
悠然因坐久,參味慢時光。

英子點評:寫詩與繪畫一樣講究構圖,尤其是寫景詩,此詩即是。首聯總領全詩,以山谷紅楓、層林煦陽拉開漫山花溪谷的背景,含蓄說明登山時間。中二聯抓住景區典型的物象表現其特點,尤以動詞用得典雅而不失新穎:頷聯自上而下,描繪了秋風散去嶺上如絮帽的云霧,露出了尖嶺真面目的景象,“驅”的擬人筆法獨到入味,足見動態;因嶺之“尖”,故作者用“刺”一詞,形象巧妙地寫出尖嶺在水中的倒影。頸聯想象豐富,擬人、比喻手法運用自如,將泉水比作紡織能手,織出巖間白練;對句采用逆向寫法,化靜為動,無理而妙。此聯的“紡”“移”兩動詞的錘煉足可稱道,很見功夫。尾聯回到自身感受,愜意之情自然流露。



與魯寧彭憲二泉諸師長同游大寧城市公園
張志堅(上海)
湖亭有約試秋寒,桂子分香菊作團。
若論情懷風一等,浮樓吹綠作峰看。

英子點評:這首寫景詩構思獨特,布局合理,手法特別,值得一賞。首句不凡,尤以“試”字用得自然貼切而形象,擬人合情合理;次句緊扣題目,抓住秋天特有的桂花、菊花進行描繪,突出大寧城市公園之特色。轉句最令人擊掌,道常人所未道:風是最有情意的事物,它會賦予周邊事物更多的意味。自此,“浮樓吹綠作峰看”隨風抖落出一方風景,想象豐富,趣味頓出。“作”字重,且意相近,避之更好。



八月十四乘車夜歸
張明新(山東)
千里歸程萬里天,桂花風里鏡高懸。
心香一瓣如冰玉,來補故鄉明月圓。

英子點評:此絕如作者八月十四乘車夜歸時的“一路順風”,似一氣呵成。首句道出歸程之遠,并以開闊天空之景襯托出歸家的喜悅心情;次句以“桂花風里”點明歸家時間,“鏡高懸”用語雖熟但無俗氣,正如結句亦有熟悉之感,但因轉句的處理,顯得很是自然。一瓣冰心正是詩人對家鄉的愛戀,作者風塵仆仆地歸來團圓,以補往日之缺,故鄉明月何愁不圓?全詩清新曉暢,情出自然,若次句“里”字能避免重復則更好。



中秋獨斟賞月夜深始見朦朧月影
楊子怡(惠州)
冰輪禁足負詩盟,敢是蟾宮避役生。
不管人間趨至黑,仍藏玉鏡未全明。
高樓碧色山千仞,小苑寒池夜五更。
已慣蕓窗花弄影,閑斟老酒品蟲聲。

英子點評:庚子中秋,直至夜深始見朦朧月影,作者不由得生發別樣想象:冰輪禁足負詩盟,敢是蟾宮避役生。許是明月亦因庚子疫情影響而禁足,“宅宮”避疫吧,趣語之間蘊含一絲無奈之感。頷聯之“不管”“仍藏”以擬人手法道出月宮之“無情”,然“未全明”終究是憐惜人間黑夜罷,灑下些許朦朧月色。因了淡淡的月色,依稀可見“高樓碧色山千仞”,而此時已是“夜五更”矣,難以盡興欣賞“云破月來花弄影”的美妙景致,因作者“已慣蕓窗花弄影,閑斟老酒品蟲聲”,在書齋里看著窗外的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著倩影,閑斟老酒,坐聽蟲鳴,應是最愜意的事情了,而今夜卻難以如愿,不能不說有些遺憾。全詩借景抒情,用語清雅。


過毛爾蓋水庫
李育林(成都)
車依絕壁走崎嶇,入眼涵虛帶一湖。
疑瀲滟波龍甲閃,眺蒼茫頂雪脂敷。
九盤路上神仙界,七彩光裁山水圖。
欲趁津頭秋正好,云煙深處去乘桴。
注:毛爾蓋水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河中游紅巖鄉至俄石壩河段。

李明科點評:車行于崎嶇曲折山路所見之景。筆墨渲染處,湖光山色之美盡出。頷聯狀湖波如“龍甲”閃,山頂如“雪脂”敷,尤為精妙。頸聯筆力稍弱。結聯以孔子“乘桴”議論,見詩人襟懷,得唐人律之筆法。



浣溪沙·獲贈小山詞有寄
王建強(河北)
欲寄香箋恨已遲,知非不合說相思。近來何故損腰肢。入戶楊花吹復起,美人簪子小山詞。惱人天氣暮春時。

李明科點評:晏家父子詞風相近,晏幾道《小山詞》委曲含蓄,淺近有味。本詞學其筆法。上片著一“恨”字起筆,吐其情愫,二、三句明其恨之因:相思而遲遲未吐,以致有“損腰肢”之苦。“何故”,似自問。第二句“說相思”,用小晏《臨江仙》“琵琶弦上說相思”。下片首句以“楊花”為喻,相思之情也。次句以美人之“簪子”、贈送之“小山詞”代指對方。此兩句若能對仗更好。結句“惱人天氣”,用大晏《浣溪沙》“惱人天氣又春陰”語意,點明時間,渲染心境。


秋分感吟
黃澤良(湖北)
春秋天易半,玉帛世難均。
桿桿公平秤,古今分不勻。

王國欽點評:這是一首歌謠式絕句。首聯言春分、秋分容易將晝夜的時間進行各半平分,但人世間的金銀玉帛卻最難均勻平分。次聯進一步深化描述:即便是一桿又一桿的公平秤,從古到今對此也不可能平分均勻。作品在“秋分”的“分”字做文章,頗有新巧之意。但作品僅僅流于公平二字表面,若能再引申出另外的深刻性,則作品就具有了更為豐富的社會意義。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的最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環衛工(新聲韻)
朱秦兵(山西)
都道雞鳴早,于雞更克勤。
長街連小巷,雨雪換星辰。
黃褂風中烈,苕竹手上頻。
一來還一往,掃凈世間塵。

王國欽點評:為環衛工人寫詩,表現了作者關注社會底層的平民化意識。首聯言環衛工起早貪黑之生活不易,次聯言環衛工的工作環境,頸聯為環衛工作特寫造像。當全詩起、承、轉、合到尾聯之際,以“一來還一往,掃凈世間塵”作結,將看似簡單而重復的勞動化實為虛,從而使全詩躍升到一個“掃凈世間塵”的思想高度。“苕竹”二字似可再酌。



和章雪芳詠古樟詩
李元洛(湖南)
誰言古樟已高齡,無復當年壯士情?
抗雨喑嗚如昔日,斗風猶似舞高旌!

王國欽點評:首聯設問,為全詩自我設定一個創作之因。尾聯自答,引發出古樟樹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斗爭精神。尤其“斗風猶似舞高旌”一句,把古樟樹與狂風驟雨進行英勇搏擊的形象表現得十分生動。不過,“喑嗚”二字的本意為“悲咽”,在此處是否可以改為“長歌”?



敦煌鳴沙山
宋彩霞(北京)
長梯莽莽接云涯,十萬金沙燙腳丫。
走出蒼茫千載夢,風光還是我中華。

王國欽點評:在古往今來詩人的筆下,鳴沙山應該是千姿百態的。這一首絕句所表現的,應該是夏日炙烤下的鳴沙山吧?因為第二句中的“燙”字透出了季節的信息。首聯是詩人從長梯攀登鳴沙山的細節性描寫,尾聯卻從此突然表現出一個非常闊大的境界,出人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是為高手之筆。但如果把“還是我中華”修改為“還看我中華”,效果是否會更好些呢?



中 秋
楊慧芳(浙江)
水遠山長路幾程,長空雁過夢無聲。
桂香散入秋風里,留得詩心伴月明。

王國欽點評:首聯寫景,從“水遠山長”“長空雁過”等意象中 ,透露出詩人中秋節不能回家團圓的惆悵。尾聯抒情,作者有此“桂香散入秋風里,留得詩心伴月明”兩句,與歷史上詠月名句相比而言,已經是毫不遜色了。



海角吟
陳宜浩(新西蘭)
信是前緣未了因,蓬萊風物倍相親。
種奇花似釀新酒,讀舊書如訪故人。
幽夢常沾桑梓色,清吟多採異邦春。
掌中會友乾坤小,真個天涯若比鄰。

王國欽點評:初唐著名詩人王勃,在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名句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但那不過是一種詩意性的情感表達,在其實際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我們所處的當代社會,這卻又是一種你我都非常熟悉的現實生活。本詩“掌中會友乾坤小,真個天涯若比鄰”兩句,就活生生地表現了這種王勃所不可想象的現實生活——僅此兩句,已使本詩增色不少。只是詩題“海角”二字,在作品中并未透露出具體是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所以就使得“蓬萊”二字缺少著落,就使得讀者從作品中的天涯海角聯系到中國的海南——也許,這樣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讀吧?



一剪梅·中秋月遲
曹新頻(廣東)
入暮云濃霧亦濃。山色朦朦。湖色朦朦。長天細雨漫隨風。月亮無蹤。興味無蹤。
夜半癡心夢未空。雨住城中。月映樓中。路旁更見有人同。笑也從容。語也從容。

王國欽點評:中秋月遲,既是一個常見的自然天象,也是詩人常常表現的一個現象。本詞表現“月遲”,從上闋的“入暮”到下闋的“夜半”,從上闋的月亮“無蹤”到下闋的笑語“從容”,不僅記錄了時間上的延續過程,而且表現了情感上的變化的過程。盡管如此,本詞所缺乏的乃是更為精彩、出新的詞句及意象。



鷓鴣天·庚子中秋
高旭紅(廣東)
序:去歲中秋,余與父母、小妹一家聚于溫哥華。今因疫情未能團圓。賦此篇,兼寄諸友。
桂子風前竹影繁,中宵碧落凈無煙。算來浮世百年里,能對冰輪幾度圓?
花有意,倩人看。清波偏照鬢絲斑。縱然屏里千般好,哪及相陪無一言。

王國欽點評:中秋團聚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詞家寫下了多少有關中秋的作品,恐怕是一個永遠無解之謎。但歷史上經典的詠月名句,總是能讓人萬家傳頌、口齒留香。如“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等。而這一首《鷓鴣天》的別致之處,在于全詞煞拍的“縱然屏里千般好,哪及相陪無一言”兩句。不僅是寫出了家人因故不能團圓的遺憾,更表達了即便是“相陪無一言”,也遠勝于遙遠兩地在視頻中相見的虛幻感覺。“清波”之本意,是指清澈的水流,應改為“青光”才準確。

本期嘉賓簡介

以年齡為序

張金英 網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70后,祖籍廣東,定居海口。傾心詩詞創作與評論,創辦《英子評詩》公眾平臺,擔任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導師、《中華詩詞》《詩刊》特約評論員、海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兼會刊《瓊苑》執行主編。

李明科 安徽蚌埠人,網名梅齋,安徽省詩詞學會、安徽省散曲學會副會長,蚌埠市詩詞楹聯學會會長。

王國欽 筆名好雨,網名溱洧泱泱、好雨當春,號知時齋主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著有《知時齋叢稿·守望者說》《知時齋叢稿·歌吟之旅》《知時齋說詩》《知時齋詩賦》等。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書 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英子賞析】第一輯:高昌詩詞欣賞|英子評詩微刊第四十五期
【英子點評】第51輯:辛丑“端午詩會”律詩選評
【當代評論】 張金英:點評危闌獨倚詩詞幾首
【英子評詩】第20輯·品讀楊逸明律詩中流水對之理趣美(一)
【英子點評】第38輯:“群英詩會”第47、50輯作品選評||英子評詩微刊第209期
命運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潭县| 大足县| 克东县| 吉安市| 拜泉县| 桑植县| 芜湖市| 无为县| 西乡县| 宁晋县| 军事| 西华县| 武义县| 宜川县| 林州市| 玛多县| 涞源县| 葫芦岛市| 广西| 秦皇岛市| 柳江县| 临泽县| 河北省| 乐亭县| 高清| 富源县| 建瓯市| 博兴县| 桐乡市| 宜君县| 鲁甸县| 五台县| 日照市| 上蔡县| 蓝田县| 永丰县| 浦城县| 华坪县| 广州市| 和田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