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了這么多有關小兒疾病和用藥方面的知識,相信大家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對付一般的感冒、咳嗽、發熱等小兒常見疾病應該不成問題。所以今天我們就向困難進發,來學習一下小兒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其實是中醫病名,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系疾病之一,西醫稱之為肺炎。
它以發熱咳嗽,氣急鼻扇,痰涎上雍,甚則涕淚閉塞,張口抬肩,搖身擷肚為主癥。治療的時候應以宣肺平喘,清熱化痰為基本原則。
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全年皆有,但是冬春兩季為多,好發于嬰幼兒,一般發病較急,若能早期及時治療,預后良好。
肺炎喘嗽的病因
肺炎喘嗽的病因,有內因和外因之分。內因責之于小兒正氣虛損;外因責之于客邪侵肺。
客邪又口鼻或皮毛侵犯人體,先犯肺衛,而后犯肺;或邪氣直中于肺,閉阻于肺,肺失宣肅;上源不利,水濕內停,閉阻于肺;濕郁化熱,濕與熱結,形成濕熱阻肺。病勢漸退,正氣已虛。
若邪熱未盡,痰濁未清或熱盛傷陰,則為正虛邪戀。進一步調治得當,則病趨向愈。
病位主要在肺,常可累及于脾,亦可內竄心、肝。若正氣不足,可至邪毒內陷,更可出現各種危急證候。
肺炎咳喘的證型
理論講的差不多了,該學學如何鑒別疾病。
我們要知道邪熱閉肺是肺炎喘嗽的基本致病因素,“熱、咳、痰、喘”則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癥狀。
肺炎喘嗽病初與感冒極為相似,且均為表證,但肺炎表證時間短暫,很快就會入里化熱,其主要特點為咳嗽、氣喘。
初起大家要分清是風熱還是風寒,風寒者多惡寒無汗,痰多清稀,風熱者則為發熱,咳痰粘稠。
痰阻肺閉時應辨別是熱重還是痰重,熱重者高熱稽留不退,面紅唇赤,煩渴引飲;痰重者喉中痰鳴,痰聲轆轆,胸高氣急。
若高熱熾盛,喘憋嚴重,呼吸困難,則為毒熱閉,屬肺部重癥。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種證型,還有陰虛肺熱、肺脾氣虛、心陽虛衰、邪陷闕陰。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主要給大家講痰熱閉肺證。
聽到這個證型的名字,大家應該能猜到,主要是由于痰多且熱閉阻于肺,肺的宣肅功能失去原本的作用,所以孩子會產生氣急、痰鳴、喉嚨里像有拽鋸條的聲音,甚至呼吸困難。
還伴有發熱、煩躁等癥狀,重癥的孩子面部唇部青紫,由于氣喘導致兩脅扇動,舌頭是淡嫩或者帶有紫色,苔白膩而厚,脈滑數。
治療方面,應當清熱滌痰,開肺定喘。方藥可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
小兒推拿選用穴位有: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200次,揉掌小橫紋300次,擦膻中1分鐘,揉二馬100次,揉豐隆200次,擦肺俞1分鐘,逆八卦300次。
食療方
食療可選用枇杷葉粥,原料:枇杷葉15g,梗米50g。做法:把枇杷葉洗凈,加少許水放入平底鍋煮開,等湯汁顏色變深后關火。過濾去渣后,取汁加入梗米上火煮成粥。每日空腹服用,可清熱化痰。
(文章來源于網絡,重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系及時刪除!)
科學做兒推|媽媽好口碑
守護兒童成長
助力健康中國
致力成為中國兒童健康產業領軍企業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西洛河路
君逸左岸18號兒推有方